長期以來,過度依賴化石能源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導致能源與環境不協調、不安全,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問題。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世界范圍內的能源體系正在發生重大變革,以化石能源為支撐的高碳能源體系正向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低碳能源體系過渡,世界能源發展逐步邁向低碳能源時代。綠色低碳發展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方向和潮流,產業和科技競爭的關鍵領域。能源體系的重大變革,能有效降低能源碳排放強度,減少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是低碳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2015年12月,全球氣候變化巴黎大會提出,“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的幅度控制在2℃之內,并力爭把升溫幅度控制在1.5℃以內”。世界主要國家紛紛調整能源發展戰略,以化石能源為支撐的高碳能源體系向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為主題的新型低碳能源體系過渡。發展低碳能源,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戰略選擇。如:英國表示,計劃到2023年限制燃煤電站使用。德國提出,在本世紀中葉前,用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滿足其80%的能源需求。《中國2014-2020應對氣候變化規劃》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山西省應對氣候變化規劃(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爭取達到10%~12%。
附件:
《 山西省“十三五”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