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記者了解,五大集團除了關停小火電機組,探索產業一體化發展,促進完成節能減排目標,同時,圍繞電源結構調整也在不斷加大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投資力度。
隨著中國未來五年戰略規劃推出,包括新能源與節能環保領域在內的新興戰略性產業正受到五大發電集團的青睞。特別是隨著國家出臺 《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后,新能源等新興戰略性產業正成為央企掘金的重點領域。
作為央企發電梯隊的佼佼者,五大發電集團對新能源的暢想格外引人注目,他們似乎很順理成章地成為這場投資盛宴的主角。
去年8月,第二批光伏發電招標正式開標,國家能源局280兆瓦的招標規模中,五大電力集團等悉數參加。在新能源發電領域布局的“強手棋”游戲中,央企提前布局,市場格局正在形成。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大唐集團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于去年7月15日揭牌成立,12月17日在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更是掀起了央企掘金新能源領域的大旗。
對于“十二五”規劃,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專職副理事長魏昭峰建議,相關部門首先應當積極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綠色電源發展。盡快批準建設一批大中型水電項目,開放核電投資市場,加快核電建設,扶持推進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產業化,積極推進煤電一體化。
華能日前公布了“十二五”發展目標:初步構建以電力為核心的煤炭、交通、金融、科技協同高效產業體系,力爭領先進入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行列。
曹培璽表示,華能會在2011年大力發展清潔能源,繼續加快水電、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步伐,積極開發核電及其他清潔能源。例如,加快建設藏木等水電,通遼、哈密等風電以及格爾木光伏等項目;投產功果橋等水電,開魯建華、阜新彰北等風電項目;積極推進糯扎渡、龍開口、里底、苗尾、黃登等水電項目前期工作;做好瀾滄江西藏段、雅魯藏布江、大渡河水電站開發前期工作。
記者從華能了解到,2011年,華能積極推進石島灣核電基地開發,努力爭取核電開發取得新進展。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管好現有境外項目,提高投資回報;繼續開展境外能源資源開發,提高開發利用水平;適應公司國際化發展的需要,努力提高國際化經營管理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曹培璽提出的低碳清潔能源比重會超過25%。
近期,中電投陸啟洲表示,“十二五”時期是建成國際一流能源企業集團的攻堅時期。“目前,中電投集團的清潔能源比例已經達到30%。按照中電投集團三步走發展規劃,到‘十二五’末,清潔能源比例將達到40%。”據他介紹,2020年中電投集團清潔能源比重將提高到50%。
在美國當地時間 1月 18日下午,中國國電集團公司與美國UPC管理集團簽署了 《風電領域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雙方將共同開發、建設及運營7個規劃裝機總容量超過1075兆瓦的合作風電項目,投資總額超過人民幣100億元。這也預示著在風電領域,會迎來更大的市場。
業內專家分析指出,國內新能源產業要向取得實質性進展,一定要向一體化、國際化、大型化方向發展。
由此可見,電力行業新能源市場在2011年勢必風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