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丹麥使用了新型的技術或者先進的機型導致的優勢?我們看到左邊和和右邊英國和丹麥的比較,英國的開發風電比較晚,他們大部分用的是比較先進的機型,都是比較先進的機型。如果是看丹麥的話他的機型非常復雜,他有非常大的一塊是來自于西門子的前身公司,所以他的技術是西門子現在技術的使用的前代,所以他技術比英國來說沒有非常的先進。所以這個不能解釋為什么丹麥發電量比英國好。
后面我們總結了一下,跟當地專家討論了一下。一方面原因是因為英國他2010年也有類似的限電情況,但是這個限電目前不是對海上風電造成非常大的影響。主要的原因是海上風電擁有非常長時間的海上風電運營的經驗,他們維護、運維的經驗非常多,使他們的每次故障產生的停機時間非常小,他們發電量都是最大化的。
這張圖可以驗證一下丹麥風速、風資源的比較情況,他的相關性是非常非常高的,是在0.95,如果是1的話就完全符合,但是這個幾乎也是不可能的。可以看到這個告訴我們其實丹麥他的發電量大部分是取決于他的風資源情況,而且他的發電量是最大化,停機時間基本上都是非常少。
這張圖看一下單獨風場每年的法發電量的走勢。注意一點丹麥風場差距還是比較大的,從20%到最新建的2009年建的那個風場達到50%以上,差距是非常大的。這張圖看上去有點復雜。大家可以仔細的看到就會發現,他們的相關性還是有的,上下浮動的趨勢是一樣的,主要由于風資源每年大風年和小風年變化引起的
比較特殊的例子是第三個項目是2002年建成的,在2002年他有非常明顯的下降的情況,最主要在他們安裝的v802.0在2004年有一個大規模的發電機故障造成了大規模停機。另外一個項目是綠色虛線那個項目是因為在2007年他的變壓器有一個大規模的故障,所以導致了4.5個月是沒有發電量,這個是導致下降的主要原因。
我放這張圖的原因是因為有很多研究,他們擔心海上風機不能運行20年,雖然我們說海上風機設計壽命是20年,很多報告可能都質疑20年的可能性。看一下丹麥最早的海上風場,他從1992年開始正式有運行數據到2012年,他每年的平均發電指數都是超過20%,都是20%上下浮動,而且是非常平穩的一條線。如果我們去除風速對發電量造成的影響,看右邊的圖就可以看到每年的折損率只有0.1%左右是非常非常小的量。這個質疑是不合理的。
這張圖按照技術發展對風機發電量,或者是海上風場發電量的變化情況。分成三部分,就是2001年之前建的,2001年到2010年建的,和2011年之后建的。看到第一部分只有20%,過了十年之后可能到35%,再過十年可能就到45%,這個上升的幅度還是非常明顯的,而且我們認為這個趨勢還繼續,雖然他的幅度可能不會這么明顯。
這個是不同整機商在丹麥的運行情況,我們看到西門子在丹麥所有的平均發電量是47%左右,而且他的變化幅度非常小,就說明西門子在丹麥風場運行是非常穩定的,而且運行的非常好。最主要原因是丹麥大部分使用西門子是2009年建的,所以比較新,用的設備也比較新。除了很多老風場上面他的發電指數相對不是太高,只有30%。
這張圖結合了一下他的基建費用的變化情況,右邊最小那個項目是最早建的,他的前期基建費用非常高。但是他的發電量非常低,所以造成他的度電成本非常高。看到2001年到2005建的風場他的基建費用相對于第一個項目有明顯下降的情況,而且他的發電系數比第一個有明顯增幅。如果看2009年到2010年只求建的項目,大部分是深海的項目,所以他的風速比較高。但是因為是深海項目他基建的費用上升了,因為他的基建費用上升他的發電系數上升。他度電成本并不是太高,但是我們認為他還是有非常大進步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