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治本也要治標
面對形勢依然嚴峻的棄風限電,目前蒙東當地的風電開發商已聯合向當地政府反映情況,并由后者牽頭組織本地區各風電公司和呼倫貝爾電網公司進行協調,再由呼倫貝爾電網公司積極爭取東北電網調增加上傳潮流,但此事至今沒有實質性進展。
“電是商品,調度多少電量意味著存在多少收入。”某省電力調度中心負責人告訴記者,“外送潮流數測算有誤只是一個借口,歸根結底還是利益問題。”
“調度是電網壟斷中最關鍵的環節,目前世界電力市場化國家,電力調度通常都是中立的機構,不是企業。倘若調度實現了中立,轉化成不盈利的機構,那么上述呼倫貝爾存在的風電外送問題就迎刃而解。”一位可再生能源行業資深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從可再生能源發展還是從優化體制方面來說,電改都勢在必行。”
在大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的情況下,包括電網在內的有關方面也在努力思考可行方案,如大用戶直購電和風電供暖,但身處一線的風電開發企業普遍認為效果有限。“風電供熱對負荷總量影響很小,最終還是‘拆了東墻補西墻’,加之經濟性差,想借此解決限電問題有待商榷。”
除此之外,據記者了解,為了緩解棄風帶來的陣痛,東北能監局目前正醞釀效仿云南“水電反哺火電”,嘗試以“風電反哺火電”的思路紓解內蒙古的棄風難題。
但對連年虧損的一線企業來說,解決呼倫貝爾棄風限電的問題既要治本,也要治標。“首先是增加海北變的上送潮流,讓我們活下來,在此基礎上加快實施直流(超高壓)送出線路建設,徹底解決棄風限電的頑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