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七國峰會決定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后,最近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又發出做好風電清潔供暖工作的通知,風電有望成為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英國、美國和中國等國家未來重要的替代能源。作為我市的優勢產業,風電企業應當如何搶抓機遇最大限度地分割國際風電市場“蛋糕”?
做精做特優勢產品
“我們成功配套了國內最大兆瓦級海上風電機組——華銳6兆瓦風機。”舍弗勒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張藝林博士告訴記者,他們正在加大新品研發力度,擴大風電、動力傳動裝備中的高精密中大型軸承等產品產能,新建成的四廠和五廠將成為全球風電軸承的重要生產基地。
我市集聚了舍弗勒等一批世界頂尖風電裝備制造企業,形成了以風電塔架、風力葉片、風力軸承等重要部件制造企業為支撐,專業化分工為紐帶,技術創新和人才集聚為基礎的風電產業集群。但是,我市風電設備企業的專一化水平仍有上升空間,產品檔次有待升級。這需要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與科研院所加強合作,做精做特產品,不斷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跨江出海整合資源
經過11個月的緊張建設和安裝調試,由迪皮埃復材構件(太倉)有限公司投資的大豐項目投入批量生產。由于開發的新型風電葉片具有科技含量高、重量輕、耐腐蝕、少維修等特點,首批生產的30套94片新型風電葉片陸續出口美國、西班牙等地。
迪皮埃復材構件(太倉)有限公司主要研發生產風力渦輪發電機的葉片,長期為通用電氣等世界500強企業合作。為了占據亞太區更多的市場份額,公司優化生產布局,跨江北上到大豐設立新工廠。大豐項目與太倉工廠南北互動,正在合力拼搶世界風電訂單,預計今年產值突破7億元。
與國際風電巨頭相比,我市風電企業的品牌影響力、生產規模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這就需要企業整合優勢資源,優化生產布局,開發特性化、大型化新品,致力構建世界一流的品牌優勢。到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的區域設立新項目,在太倉設立總部,最大限度分割市場“蛋糕”。
向產業鏈下游延伸
6月25日,天順風能(蘇州)股份有限公司公布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不超過20億元資金投資鄄城廣順新能源左營風電場(150MW)項目、南陽廣順新能源桐柏歇馬嶺風電場(100MW)項目和菏澤廣順新能源牡丹李村風電場(80MW)項目,并補充流動資金。
該公司以上海宣力為風電場投資平臺,在連云港、沈陽、包頭和新加坡等地設立子公司,在吉林、廣西、印度和丹麥設立分公司,全力向風電裝備產業的下游延伸。
到2020年,風電在美國電力結構中占比將達10%,中國風電發電量有望超2億千瓦。這樣的機遇極其難得,我們可以引進風電機組整機、電纜等環節,打造完整的風電產業鏈。與國際知名風電裝備企業合作向終端市場進軍,充分利用有關國家和區域的優惠政策,到風力資源豐富的區域建設風場,提高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