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李鵬處長表示,十三五規劃編制上,不再以規模為導向,要重視消納,不光要重視千瓦,還要重視千瓦時。到2020年9風電要爭取達到占比6%-7%左右。在規劃目標上,有保有壓,對于棄風限電嚴重省,以解決存量消納為主,不要急于擴大規模。
李鵬處長是在風能大會開幕式上發表上述觀點的。10月18日下午2016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在國家會議中心開幕。李鵬發表題為《“十三五”風電產業規劃核心內容解讀》的演講。
不光要重視千瓦,還要重視千瓦時
2015年底,中國風電裝機1.29億千瓦,2016年到現在風電裝機已經達到1.4億千瓦,預計年底裝機量會達到1.5億千瓦。風電整體已經從可有可無的補充能源轉變為替代能源。
但是風電面臨的問題也日益突出。李鵬透露,在編制十三五規劃時,思路也會有些新的調整。
首先十三五有個非常重大的調整,那就是整個風電乃至新能源產業發展不再以規模為導向,要重視消納,不光要重視千瓦,還要重視千瓦時。
我國風電裝機雖然增長迅猛,但在風電利用上才剛剛起步。2015年底,風電占全部發電比重剛剛超過3%,這個成績來之不易,但同樣也說明風電產業任重道遠。
未來風電如果占全部發電比重不能突破5%、10%,最終達到歐洲先進國家的水平——占全部發電的20%-30%左右,整個風電產業就無法擺脫外界非議的“花瓶論”角色。
李鵬提到,為了落實國家提出的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達到15%占比的目標,經過研究和測算,除了明確風電整體發展目標外,提出了到2020年非水等可再生能源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要達到9%,其中風電要達到6%-7%左右。
他說,這是一個跟產業的裝機規模指標同等重要的指標,它也是我國能源轉型重要參考指標。
與此同時,在可再生能源和風電規劃中,還增加了一塊重要內容,即積極推動新能源電力達到較高比例的示范區、微電網以及局域電網的建設。通過推動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多種形式能源的集成應用,使得局部地區的清潔能源占比達到較高比重。
李鵬說,試點范圍可大可小,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形式也可以多樣化,特別是地熱能、太陽能熱利用等非電類可再生能源利用將得到更加重視。
風電成本還要下降 20%-25%,時間窗口只有五年
李鵬在發言中表示,成本下降和補貼退坡是貫穿“十三五”發展的重要任務。這幾年尤其今年以來光伏發電成本下降非常快,跟光伏比起來由于各種原因風電成本下降速度是相對比較慢的。
他特別提到,除了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以外,新能源本身也有很強的替代效應,風電光伏發電光熱發電未來誰的成本下降快誰就在能源轉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就能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行業就能有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