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風電裝機容量目前約為2000萬千瓦,但無法“上網”并到達最終用戶,一直是中國風電產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日前透露,國家能源局計劃用半年時間在全國11個省(區)開展風電開發規劃、市場消化和輸電規劃研究工作,加強風電開發與電網的協調發展。劉琦還提出了具體的風電并網指標,將有效解決2015年9000萬千瓦和2020年1.5億千瓦風電的輸送和市場消化問題。
先摸底再決定建多少電網
據介紹,在風電開發上,國家能源局將調研各地的風能資源情況,然后核定風電的可開發能力;在市場消化上,國家能源局將以省為單位進行調研,掌握當地的風電實際可消化能力,以及可送或者接納能力;在輸電上,國家能源局將調研電網的實際可輸送能力。電網要大規模接納風電,關鍵是投資架設新路線并對現有線路進行改造。調研后,可以對風電進行優化,并確定具體的電網改造費用。
劉琦提出,過去一年多來,隨著內蒙古、東北、甘肅、河北等地風電開發規模逐漸增大,風電的接入電網和運行限電問題日益突出,風電并網運行問題已成為風電一步規模化發展的最大制約。“今年一季度,風電棄電近3億度,而風電總共發電量也才5億度。”北京京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明輝稱,由于風電上網受限,風電場遭受重大損失。
國家電網華東電力試驗研究院胡立業則表示,就單個風電項目而言,接入電網并沒有什么困難,“一兩個風電項目對電網并沒有什么影響”,但關鍵是“風電項目大規模甚至全面接入風電,將會引起很大的問題”,因為,這需要一大批的設備配套和路線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