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陸上風電市場因以上諸多問題導致相對飽和,而海上風電尚未大規模開始應用,這導致國內風電企業已經開始掉頭向國外市場挺進。
顏彪介紹,海上風力大,鹽腐蝕性強。因此,對風電設備要求非常高,既要大功率,又要抗腐蝕,制造工藝非常復雜。無論是安裝難度、還是設備制造難度,都是陸上風電無法比擬的。“海上施工難度是巨大的,尤其是深海懸浮施工。大功率的塔架、葉片的長度很長,高度很高,重量很重,吊裝工程上的難度很大。”
實際上,即便在國外,海上風電的好多技術也都還沒準備好,尚談不上技術成熟、成本優化。“海上風電歐洲走的前面一些,但也是不到5年的事。”因此,鄧建清提出,“企業自身經營需求要保持一定增速,去拓展海外業務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而國內風電企業,在海外市場的主要優勢則是價格優勢。顏彪介紹。而金風科技在此方面的表現要高于平均水平。目前公司金風科技的海外訂單包括埃塞俄比亞34套、塞浦路斯21套、古巴約6套、澳大利亞訂單70套、美國約71套,總計出口201套,目前出口的機型為1.5MW風機,出口價格估計在1000美元/KW,如果以美元兌換人民幣的匯率6.3進行估計,則出口價格為6300元/KW,比公司國內訂單價格3900元/KW,即高60%左右。
歐洲計劃在2020年前,在新能源方面的投資大約是4000億歐元。“如果儲能得到發展,用儲能的方式來解決風電的波動,使發電量和需求量達到平衡,將會是風電產業的一次革命”,鄧建清說。
不過,顏彪對海外市場拓展并不是非常樂觀,“國內的風電技術最初都是買自國外,在國內生產僅僅幾年,就出口,很難取得國外企業的信任。”他說,“讓人相信你能夠制造出高質量東西的最重要一點,就是在國外有示范項目?;蛘呤菗碛袊獗容^成熟的技術研發路線。”上述風電產業上市公司不愿具名人士也表示,“在國外,對風場的論證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成的,這就需要花費時間成本。此外,有些地方的環保標準比較高,國外標準跟國內還不一致,經濟成本也需要考慮。但是打開國門做生意,實現全球資源整合配置是總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