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斗門富山工業園區內的珠海南方廣立風電設備有限公司廠房建設已過半,預計8月底即可投產運行。投產后該公司的年產值可達十億元,且填補了華南地區沒有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的空白。
風電設備市場前景廣闊
記者在廣立風電公司現場看到,這塊占地10萬平方米的土地上,鋼結構的廠房雛形已經顯現。“目前的投資已有9000萬元,預計總投資會達到1.8億元。”公司總經理戴革力告訴記者,該公司由中港澳臺合資組建,今年4月開始動工興建廠房,8月中旬前完成工廠建設工作,并于8月底達到生產條件。投產后,公司每年生產3.0兆瓦塔架300臺、1.5兆瓦塔架400臺,預計年產值可達到10億元,單位產值在國內同行業排名三甲。
據悉,廣立風電公司生產的主要產品是風電塔架,盡管廣東省近年有多個風電項目上馬,但作為風電場主要設備的塔架,在華南地區尚無一家企業生產。
戴革力介紹說,此前華南地區所建風電場都是從北方購買塔架,然而一臺風電塔架輕則100噸重則300多噸,運輸成本占產值的比重達到30%,且長途運輸容易損壞機器。從節省成本及確保售后服務等方面來看,塔架最好是在本地生產。而華南地區的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廣東省十一五期間完成的風電項目是17項,十二五期間規劃建設則達到80多項,這一地區每年需求的風電塔架將不少于500套。
專業人才隊伍已經鎖定
記者了解到,為保證產品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廣立風電在硬件和軟件方面都下了一番功夫。其生產設備大多數從國外進口,確保生產的穩定和安全。“如果采用的設備不夠穩定和精細,有齒輪油落到塔架上,就可導致整個生產過程功虧一簣。” 戴革力解釋為何花重金進口生產設備時說。
據了解,由于我省此前的產業結構以紡織和電子為主,制造業水平較低導致人才積淀不足。像廣立風電這樣的制造業在南下珠三角時,最頭疼的問題是難以招到合適的人才。“從敲定在珠海建廠開始,我們就派人前往一些成熟的風電設備制造地區網羅人才,盡管現在廠房還處于建設期,但人才已基本鎖定投產前即可馬上到位。” 戴革力說,目前中廣核及大唐國際等風電企業巨頭均前來考察過,并初步確定了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