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第一臺國產1.5MW風電機組成功下線,拉開我國大風電時代的帷幕伊始,大功率葉片已風風光光地走過5載有余。在這輝煌的歷程中,風電機組在使用、維護方面也曾出現過一些波折,如葉片服役初期折斷,擊毀打誦倉、毀壞塔筒導致風電機組倒塌的事件;橫向裂紋、前后緣開裂等隱患。
針對采取什么樣的措施、投入多少費用,才能保證葉片在20年的設計壽命中,保持良好的功率產出狀態這一難題,業內各界始終存在著各種聲音和觀點,一時間還難以形成一致的答案。但有一點業界已達成共識,那就是運行一定年限以上或者已渡過保修期的葉片,必須進行詳細定檢,以便工作人員隨時了解風電場中葉片的運行情況,為風電機組下一步的維護、保養工作收集有益的參考數據。
綜合葉片廠、整機廠、風電場等各方面的信息,結合自身作為第三方葉片服務機構為業界服務4年以上的經驗,筆者得出一項結論:葉片使用的第5年,是其使用周期的一個關鍵節點。以下是某風電場中,外國產葉片運行5年后定期檢查的案例報告,以資共享。

一、基本信息:
本次定檢采用抽檢方式,對在58臺風電機組中,所選取的3種類型的代表進行定期檢測:
A、風電場認為不會出現問題的風電機組:
B、風電場自行觀察認為有問題的風電機組;
C、葉片有過修補歷史的風電機組。
采用此方法的目的,是為了讓風電場在得到定檢結果后,與此前的印象進行對比:此前認為不會出現問題的風電機組會不會出現問題?認為可能會出現問題的風電機組,問題實際上已發展到何種程度?以前修復過的葉片如今的狀態如何?
另外,也可使風電場對運行5年以上的風電機組是否需要定檢維護,有一個直觀的認識。
二、定檢期間發生的問題:
從表2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全部9支葉片

全部存在損壞問題。除膠衣老化破損率占30%外,橫向裂紋、縱向裂紋占比也接近50%,且裂紋一般長度在1米以上。對于無時無刻不經歷振動、交變載荷的葉片來說,這無疑是重大的隱患。近年來被各大集團所關注的葉片異響、哨聲等現象即發源于此。此前風電場認為不會出現問題的葉片也出現了或大或小的問題。曾被觀察認為可能會有問題的葉片,通過定檢發現問題的數量及嚴重程度高于現場人員的預測。修復過的葉片在其他位置仍出現了橫向裂紋、縱向裂紋、腐蝕等問題。綜上所述,5年以上的風電機組葉片,無論此前運行情況如何,都會有破損可能及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