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巨頭未能幸免
世界排名第一的丹麥維斯塔斯公司也未能幸免。10月31日維斯塔斯宣布,公司第三季度出現虧損,并于前一天發(fā)出警告,其2011年全年利潤與營收可能低于預期。維斯塔斯將其2011年營收預期從最初估測的79億歐元下調至64億歐元,并將其運營利潤率預期值從最初的7%降至4%左右。
維斯塔斯表示,在德國Travemunde委托建造其最新發(fā)動機工廠的工作并未按照計劃展開,所以歐洲地區(qū)一系列項目的交付將會延遲。
息稅前利潤率的下調主要歸因于發(fā)電量下降以及隨之出現的產品組合變動,還有2011年大約3500萬美元的間接成本。這些成本基本為損失賠償金以及生產、運輸與設施裝置方面所達成的協議。由于出現利潤預警,維斯塔斯提前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與前9個月的業(yè)績,該公司原先定于11月9日公布業(yè)績。維斯塔斯宣布,扣除一次性成本之前,第三季度息稅前虧損為9200萬歐元,而上年同期盈利2.71億歐元。第三季度運營利潤率為-6.9%,而上年同期為+14.1%。
維斯塔斯表示,7月至9月間的季度營收大約為13.4億歐元,上年同期為19.2億歐元。維斯塔斯今年風力渦輪機訂單會帶來8.5億歐元的正向自由現金流與投資,發(fā)電總量為7,000至8,000兆瓦。
維斯塔斯宣布,2011年前9個月的自由現金流為-2.18億歐元,但第三季度的現金流為2.76億歐元。
“慘淡”并非主旋律
不過,并非所有風電企業(yè)業(yè)績均出現下滑,一些還未上市的本土公司和之前在中國市場占有率不那么突出的國外制造商卻交出了充滿希望的答卷。
華創(chuàng)風能,一家起源于遼寧沈陽的風電企業(yè),與華電集團合作,今年前三季度的業(yè)績穩(wěn)中有升。公司宣傳部門負責人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由于上年基數較少,華創(chuàng)風能的新增裝機容量比上年略有提升。”
西班牙歌美颯公司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不如維斯塔斯,但其今年的新增裝機容量、營業(yè)收入和凈利潤均有上升,該公司的全球報表將在11月下旬或12月公布。歌美颯公司應對中國市場的策略值得借鑒,除銷售風電整機外,還與華電集團合作開發(fā)風電場,從而擴大了銷售渠道。除此之外,歌美颯公司抓住中國風電開發(fā)商欲開拓海外市場的機遇,提出“利用自身全球資源和經驗幫助中國企業(yè)把風電場建設到海外”的戰(zhàn)略。歌美颯中國區(qū)總裁何耐安對《中國能源報》記者說:“今年就可以看到,歌美颯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將非常接近維斯塔斯。”
另外一家表現不錯而又低調的公司是國電聯合動力,雖然其報表并不對外披露,但其繼去年位列第四后,今年進入風電整機前三甲幾乎沒有懸念。據聯合動力相關人士稱:“公司將在近期與國電科環(huán)一起在香港H股上市。”
開發(fā)商日子尚可
截至9月30日,龍源電力集團收入人民幣113.61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2.1%,其中,風電分部收入(不含特許權服務收入)人民幣42.8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0.2%,火電分部收入人民幣65.2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3.4%,其它分部收入人民幣3.6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1.9%。歸屬股東凈利潤人民幣16.14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1.0%。風電發(fā)電量9563917兆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42.69%,其它可再生能源發(fā)電量124323兆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98.17%。
10月30日,龍源電力母公司國電集團宣布成為第三個總裝機容量過億、風電裝機容量突破1000萬千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