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積極推進能源科技和體制創新。加快構建“重大技術研究、重大技術裝備、重大示范工程及技術創新平臺”四位一體的能源科技創新體系。著力破解體制機制障礙,更加重視能源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研究和提出改革的思路、方案,力求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
五是加強民生能源工程建設。2012年要再解決60萬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十二五”力爭全面解決500萬無電人口用電問題。大力推進農村能源建設,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650億元,繼續實施農網改造升級。加快西藏、新疆及青海、四川、云南、甘肅四省藏區電網建設,做好青藏直流聯網工程試運行工作,加快推動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建設。在偏遠農牧區,建設一批太陽能發電、風光互補電站、太陽能熱利用等設施。改善城鎮居民生活用能條件,“十二五”時期,使用天然氣的人口將新增1億,總量達到2.5億。2012年,西氣東輸工程二期貫通香港,提高香港能源保障能力。
六是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要建立分解機制,加強監督考核,完善政策法規,爭取“十二五”期間把有效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機制建立起來。加大結構調整力度,著力轉變發展方式,發揮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倒逼機制”作用,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的要求,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七是加強能源行業管理。組織實施好“十二五”各項能源規劃,根據規劃核準重大項目,制定和出臺相應的政策措施。啟動《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編制工作,提出我國能源發展的總體方略和戰略圖。抓緊出臺一批煤炭、電力、煉油、煤炭深加工、頁巖氣、天然氣、煤層氣、可再生能源產業政策。完善行業標準體系,加快能源法制建設,做好能源基礎工作。
八是全面提高能源工作水平。加強能源行業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質的隊伍,培養一批政治過硬、業務熟練、視野廣闊、工作扎實的綜合型人才。
劉鐵男強調,必須要增強憂患意識。我國能源資源稟賦不高,人均占有量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資源環境約束矛盾日益突出。近年來,能源資源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維護13億人口能源資源永續利用,是永恒的憂患。能源工作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必須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為推動能源科學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