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始人離職,曾經的“能源新貴”華銳風電,再次被推到風口浪尖。
3月11日,華銳風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銳風電)發布公告稱,公司創始人、董事長韓俊良因“個人原因”辭職,董事長一職由公司大股東、資本界大佬尉文淵接任。
“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昔日風電大佬黯然離場,在多數業內人士看來似乎是一種必然。從“速成冠軍”到“沒落新貴”,從2010年凈賺28億元到2012年虧損超過4億元,韓俊良的冒險和激進,被指將為華銳如今的虧損及系列后續問題埋單。而去“韓”來“尉”,創始人離職創投接棒,已陷入虧損泥塘的華銳風電,未來將走向何方?
華銳換帥:去“韓”謀新解困
公司近期已經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對內調整、優化部門組織結構,對外拓展新的盈利渠道。
伴隨著高層換帥,華銳風電已開始邁向“后韓俊良時代”。
筆者近日從華銳風電獲悉,該公司近期已經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對內調整、優化部門組織結構,對外拓展新的盈利渠道。
一位華銳風電高管表示,公司從2006年初創和發展期間,采用管理權和所有權結合的治理模式,能夠適應新興且快速變化的風電市場,也使得公司保持了非常高的增長率,然而2011年風電行業步入拐點,被業界稱為“激進派”“冒險家”的華銳創始人、董事長兼總裁韓俊良,依舊延續初期發展經營模式,選擇擴大員工規模和基地建設,在海上風電和海外市場上大手筆投入。
“在嚴苛的市場和收緊的政策下,過去的那種過度依靠產品數量增長和規模擴張的發展模式,導致了華銳背負高存貨和高應付賬款的風險。”據了解,2012年前三季度華銳風電首次出現虧損,營業收入僅為36.34億元,虧損2.55億元,業績同比下滑了128%。截至2012年9月30日,公司存貨金額達85億元。
“隨著市場的改變,首先需要改變的是領導層管理風格,而管理模式由高度集權向扁平化、高效化調整,提高各級機構的自主經營權,將最大化減少各系統間業務交叉現象,提高公司運行效率和活力。”上述高管稱。
財務丑聞:加速高層換血?
自曝家丑之后,高管突然離職,難免有金蟬脫殼、躲避證監會的調查之嫌。
一石激起千層浪。盡管對于韓俊良的突然離職,有人認為是業績大變臉、公司管理層與董事會多方博弈后的被迫離場,也有說法指是為先前爆發的財物丑聞躲避證監會的調查。
3月6日晚間,華銳風電發布公告稱,經自查發現2011年度財務報表的有關賬務處理存在會計失誤,部分項目設備未到項目現場完成吊裝致使2011年度的銷售收入及成本結轉存在差異。而“會計失誤”也為2011年公司凈利潤多算了1.68億元,而將這部分凈利潤減去后,2011財年華銳風電最終凈利潤下滑78.3%。
而對于“會計失誤”的說辭,一位來自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的注冊會計師有不同看法,他表示,設備供應類企業在確認主營業務收入時,并不是以收入到賬為準,而是要客戶提供關于該設備的驗收單后方可確認,而這個確認單通常是要在設備安裝、調試等環節完成妥當之后,采購方才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