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龍源電力與遼寧省、沈陽市兩級發改委及沈陽市法庫縣政府深入協商,初步達成了法庫縣20萬平方米風電供暖項目意向。該項目建成后,龍源電力每年可增加風電發電量2000萬千瓦時,在利用風電限電解決城市供熱問題的同時,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風力資源,實現風電全部就近消納,促進城市清潔供熱。
我國北方地區風力資源豐富,但由于北方地區冬季為保障供暖需要,熱電廠處于滿負荷運行,棄用風電現象嚴重。據統計,沈陽市每年風電限電電量約占風電總發電量的15%以上,50%以上的限電發生在冬季11月至第二年3月份,尤其是后半夜限電更為嚴重,使風電企業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另一方面,北方城市冬季供熱能力不足,清潔供熱比例更低,沈陽市中心城區現有供熱面積2.34億平方米,利用電力、燃氣等清潔能源供熱僅占總供熱面積的5.3%。
一方面是大量風電限電,一方面是大量煤炭資源消耗和供熱不足。如何推廣利用風電限電解決城市供熱問題,成為政府有關部門和風力發電企業共同研究的課題。
2013年3月15日,國家能源局再度呼吁,推廣風電清潔供暖技術,替代燃煤鍋爐供熱,不僅可有效利用風能資源,減少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耗,而且對解決城鎮供熱等民生問題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具有重要作用。面對國家的產業政策的支持、廣闊的市場前景和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龍源電力開始積極著手風電清潔供暖的試點和示范工作,探索解決局部地區限電問題的新渠道。在這種背景下,法庫20萬平方米風電供暖示范項目應運而生。
法庫項目供熱地點位于沈陽市法庫縣,采用風電企業、電網公司、供暖公司等多方面共同協作的方式完成風電供暖。可能采取的方案是,電網公司按風電上網電價等量收購風電限電;供暖用電由供暖企業向電網公司下載購買,用電價格按商業低谷電價結算,風電企業向供暖企業進行電費補貼;風電限電儲熱供暖站由供暖企業建設并向用戶提供采暖服務。
龍源電力在當地有60萬千瓦容量的風電場接入電網。在不考慮電網調峰時,該風電場等效滿發小時數可達2100小時。根據本項目確定的20萬平方米供熱面積計算,全年供暖所需電量為2000萬千瓦時,根據2012年供暖期2.2億千瓦時限電電量來看,限電電量完全可以滿足供暖需要。限電電量上網后即當地消納,按正常上網電價進行結算。
目前,龍源電力已完成該項目初步方案編制工作,并上報至當地省市發改委,現正在與供暖企業協商簽訂風電供暖框架協議,并進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工作,供暖企業也正在與地方政府爭取20萬平米供暖區域開發權。項目建成后,每年可利用風電限電電量2000萬千瓦時,利用風電供暖,減少燃煤消耗700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6000噸,對于減少大氣污染其示范意義尤為明顯。
龍源電力在遼寧這個風資源大省、限電大省推廣風電供暖示范項目,不僅為解決風電電量就地消納開辟了新的發展路徑,也開創了多方合作共同得益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