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領域。簽署一系列油氣增供協議或備忘錄,俄羅斯將向中國增供原油和天然氣,土庫曼斯坦將增供天然氣250億立方米。簽署了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政府間路由確認會談紀要和管道過境協議。收購俄羅斯亞馬爾LNG項目20%權益,收購哈薩克斯坦卡沙甘特大型油田8.33%權益,競標獲得巴西里貝拉油田20%權益。
核電領域。承建的巴基斯坦卡拉奇核電站2、3號機組開工建設。與羅馬尼亞達成合作開發切爾納沃德核電站3、4號機組意向。中美AP1000、中俄核電等合作取得階段性成果。
煤炭、電力領域。全年進口俄羅斯煤炭2000萬噸以上。與美、澳、蒙、印等國的煤炭資源開發合作穩步推進。與周邊國家的電力貿易持續增長。大湄公河次區域電力合作取得積極進展。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領域。正式加入國際可再生能源署。與英國、加拿大等國簽署諒解備忘或框架協議。與沙特、哈薩克斯坦等國就太陽能領域合作達成重要共識。與丹麥、德國、美國、臺灣、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家、地區和組織的可再生能源合作日益深化。
?。ㄋ模┮愿母飫撔聻閯恿Γ茉窗l展活力進一步增強。
積極穩妥推動能源體制機制改革。研究擬訂《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及其配套文件。積極推進電能直接交易。以新疆和內蒙古煤制氣輸送管道為試點,探索天然氣上下游直接交易和管網公平接入新模式。制訂落實民間投資政策工作方案,加大能源領域向民間資本開放力度。
大力推進能源科技創新。持續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能源技術裝備國產化產業化取得新突破。核電方面,AP1000主泵、爆破閥、大型鍛件等關鍵設備自主研制取得積極進展,CAP1400通過初步設計審查,高溫氣冷堆示范工程進展順利。頁巖氣方面,初步形成自主的水平井鉆完井、大型體積壓裂技術體系,世界首臺3000型壓裂車研制成功并投入現場應用,中石化重慶涪陵國家級示范區已投入試采,單井最高日產量達到38萬立方米。電力方面,百萬千瓦超超臨界火電機組關鍵閥門實現國產化示范應用,燃氣輪機高溫部件研制穩步推進,特高壓輸電和智能電網相關技術裝備的設計、制造和試驗能力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相關原材料、關鍵組件國產化率持續提高。天然氣長輸管道和LNG方面,國產大型電驅壓縮機實現批量訂貨,西氣東輸三線東段、泰安60萬噸/年LNG項目主要設備全部實現國產化。潔凈煤技術方面,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四川白馬電站60萬千瓦循環流化床機組正式投產,標志著我國循環流化床鍋爐技術世界領先。
?。ㄎ澹╉樌瓿蓢夷茉淳种亟M,能源管理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
貫徹落實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完成國家能源局重組,健全能源管理體制。新的國家能源局成立以來,圍繞“三定”規定,突出“兩轉變、一破解、三服務”,創新能源管理機制。
轉變作風,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聚焦“四風”,開門聽取意見,深入查擺問題,突出轉職能、改作風、抓大事、解難題、辦實事、建機制,制訂領導班子整改方案、專項整治方案和制度建設計劃,定目標、定責任、定措施、定時限,加強整改落實,為民務實清廉的作風得到進一步強化。
轉變職能,簡政放權,抓好重大戰略、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項目、重大舉措、重大改革和重大監管。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21項,占原有行政審批事項的29%。同步強化監管,整合地方能源行業管理部門與能源監管機構力量,部署啟動了5個方面、12項能源專項監管。以出臺《國家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為抓手,擬訂了石油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核電、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煤炭、煤電、能源科技、能源國際合作等10個配套專項發展戰略。出臺了《南方電網發展規劃》和《煤炭物流發展規劃》,擬訂了大型煤炭、煤電、油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基地等發展規劃及配套能源大通道規劃。擬訂并組織實施了風電、光伏發電、分布式能源、現代煤炭深加工產業等能源產業政策。著手推動大氣污染防治能源領域127個重大項目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