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自古為中原通往西域的交通要塞,絲綢之路的重鎮。如今,酒泉正在打造國內最大的新能源基地,意在對周邊乃至全國新能源發展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然而,看似風光無限的酒泉同時也折射著我國新能源行業的喜憂。
8月18日,第五屆中國(甘肅)國際新能源博覽會在酒泉市召開。會議致辭中,酒泉市委書記馬光明強調了酒泉市發展新能源的優勢:酒泉擁有優越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風光資源,是國家規劃建設的首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
的確,在落實河西風電走廊,打造“西部陸上三峽”等戰略部署的同時,酒泉創造了“酒泉速度”和“酒泉奇跡”。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指出,酒泉地區是我國規劃建設的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經過幾年努力已經初見成效,為我國新能源基地建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酒泉的新能源建設也成了全國新能源快速發展的縮影。近年來,我國以風電和光伏發電為主的新能源取得了巨大發展,截至2013年底,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已經達到9174.46萬千瓦,光電裝機也已經達到1479萬千瓦,均居世界第一位。
成績面前,史立山強調,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新能源發展面臨的問題和矛盾仍然很多,一是重建設輕利用,棄風限電問題突出;二是重規模擴張輕技術進步,總體水平不高;三是,重視短期效益輕長遠規劃,急功近利問題突出,這些問題已成為制約新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些問題在酒泉地區也程度不同地存在,應該引起重視。
針對這些問題,史立山建議,首先要統籌規劃,把落實市場作為新項目建設的基礎;二是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的技術進步;三是推動建立促進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的體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