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工業大省江蘇把新能源產業作為保增長、促發展、調結構的戰略先導產業。光伏產業目前已經初具規模,風力發電未來將造“海上三峽”。
在南京市江寧開發區,20多家風電企業都紛紛加大投入,一批重點項目正有序推進。江寧開發區在新一輪調整中專門成立了新興產業發展的新平臺,把風電產業作為一個重要方向。開發區中創科技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賓介紹說:目前江寧開發區風電設備制造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錄音) “到2012年,我們希望整個風電產業形成銷售250億,現在大概是60億,在明后兩年,我們江寧開發區風電裝備產業產值會呈幾何量的增長”。
把特色產業做成支柱產業,把新能源產業作為新的增長點,這是江寧開發區乃至江蘇全省面對金融危機沖擊作出的選擇。
為了搶占市場和技術制高點,江蘇先后編制了新能源、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13個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其中新能源產業第一個亮相。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韓慶華介紹說:“新能源產業規劃,不僅省政府討論,而且省委常委會討論,充分說明江蘇省委省政府對新能源的重視和寄予厚望”。
據介紹, 2008 年江蘇新能源產業實現產值近 900 億元,其中光伏產業規模和風電設備成套機組制造企業數量居全國首位。按照規劃,到 2011 年,江蘇新能源產業力爭實現銷售收入 4500 億元,培育一家銷售收入超 500 億元、 5 家超 100 億元、 20 家超 50 億元的企業集團,形成一批在全國具有特色和影響的產業集聚區,建設 10 個省級新能源高技術產業基地。
江蘇省政府副秘書長韓慶華表示:“在產業政策上,對各類投資主體研發新能源產業項目實行鼓勵政策,加快項目的核準、備案,在財稅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設立省光伏發電專項資金,此外在金融、企業兼并重組、對外合作交流等各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與此同時,江蘇新能源應用也風生水起。江蘇省發改委副主任魏然介紹說,江蘇將加快沿海風力發電,建設“海上三峽”,長遠目標是裝機2100 萬千瓦。他表示:“到去年年底,在建和完工的大概在 100 萬千瓦風電裝機,太陽能光伏的應用來講,我們江蘇最近加大了組織力度,已經組織上報了一批示范項目,在生物質能發電方面,十一五后期和十二五期間也要加大推廣應用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