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電裝機容量超過1.2億千瓦,總資產超過7200億元,主要經營指標刷新歷史記錄躋身行業前列……2014年,面對經濟增速放緩、電價政策調整、環保要求趨嚴等挑戰,集團公司選擇走有特色的發展之路,大力轉方式、調結構,發揮國有企業提質增效升級表率作用,公司進入成立以來的最好時期。
新成績單:成立以來最好的一年
孫子兵法曰:“謀定而后動”。要“謀定”,需觀大勢、察大局。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經濟發展正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經濟結構調整、新的城鎮化建設對能源發展提出了新要求,能源革命正在加速推進。對新常態下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的發電行業來講,內涵式提升才有出路。
2014年年初,在深入分析研判內外形勢,統籌行業特點、自身實力等多種因素后,集團公司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制定了公司到2020年的發展戰略,提出完成“1181”、實現“三個翻番”的戰略目標,并確定了“發電為主體,煤炭、金融、工程技術等產業協同發展”的產業總布局。根據這一思路,集團把發電產業作為主攻方向,不盲目擴大產業鏈,著力在電和煤上下游適度拓展,打造煤電路港配套、科技金融支撐的能源產業體系。
數字最具說服力。2014年,華電發電裝機容量超過1.2億千瓦,資產總額超過7200億元,利潤總額、凈利潤、EVA、凈資產收益率、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等主要經營指標再次刷新歷史記錄,供電煤耗、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績效持續下降。與成立之初相比,公司資產總額、主營業務收入增長6倍,裝機規模、年發電量實現翻兩番。在去年的《福布斯》世界500強排名中,華電位居第368位,比前一年上升21位。可以說,剛剛過去的一年,是華電成立以來最好的一年。
做強主業 發展主打清潔牌
距離2014年結束還有兩個星期,華電人收到一份“大禮”:萊州二期、句容二期等幾個大型高效燃煤機組項目正式列入國家火電建設規劃。
過去一年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環保法規,環保政策愈收愈緊。華電抓住這一時機,集中精力做強發電主業,堅持高效清潔發展,加大調結構力度,一批保增長、促轉型的戰略項目取得新進展,“補短板”初見成效。
目前,火電仍是我國主力電源。集團著力優化發展高效火電,打造清潔煤電產業“升級版”,重點發展盈利能力較強、環保綜合效益較好的火電“大塊頭”。結合國家“一帶一路”、等戰略規劃和能源戰略,公司在沿海、沿江、能源基地送出端初步落實了一批火電項目。
中國正在積極推動風電、核電、水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的發展,華電積極響應這一政策。截至2014年底,公司清潔能源裝機比重超過30%,當年新核準項目中清潔能源比重達到50%。公司水電裝機容量超過2300萬千瓦,在保護生態和移民的基礎上,鞏固已有的優質水電資源。風電裝機容量目前突破800萬千瓦。太陽能裝機容量達到122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