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想去西門子成都工廠參觀。新年伊始,終于實現了這個夙愿,于1月6日應邀前往位于成都郫縣的西門子數字化工廠參觀。通過此次觀摩,受益匪淺。
西門子成都數字化工廠是全球第二個數字化工廠,是位于德國安貝格的西門子電子工廠的姊妹工廠,正式名稱是: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產品成都生產研發基地。接待我們的是該基地的副總經理李永利先生。他曾經于2011年3月至2014年9月在安貝格工廠擔任副廠長,具有十分豐富的實踐經驗。
西門子成都工廠成立與2013年9月,員工370余名,其中工人100多人,每天工作三班,生產西門子工控產品,包括PLC、人機界面、工業PC等,總面積3.53萬平米,其中生產區域3100平米。目前已完成了一期工程,還預留了后面兩期工廠的用地。全部建成后,生產區域面積將達到1萬平米。該工廠生產的產品既有面向中國國內客戶的,也有出口國外的產品。良率達到了驚人的99.9985%,準時交付率達到98.8%。
西門子工業自動化產品成都生產研發基地副總經理李永利先生(左)和戴霽明經理
李總首先介紹了西門子的愿景:盡善盡美為客戶。他強調西門子的戰略方針是:質量第一、準時交付和創新,可持續的企業文化。他認為對于工業產品而言,質量非常關鍵,例如風電產品是無人值守,維修非常麻煩,因此,必須確保將質量作為首要目標。質量的要素包括制造質量、研發質量和原材料的質量。在制造過程,手工操作是容易產生質量問題的關鍵要素,機器可以幫助人不犯錯誤,在成都工廠的生產線上,設計了自動防呆系統,零件盒的指示燈可以工人所需安裝的零件,避免誤操作;通過研發與制造緊密配合,可以規避很多質量問題,例如進行防呆設計;而對于原材料質量,需要推進質量追溯,確保過程數據全程有記錄,可以追溯到原材料的批次。
西門子成都數字化工廠的電子組裝生產線
李總指出,西門子成都工廠有50多名研發人員,這樣可以更好、更迅速地滿足本地客戶的需求,實現研發和生產的無縫連接。因為在新產品研發與生產過程中,產品會不斷修改,會存在不同版本在生產過程切換,以及多個版本的產品同時生產的問題。西門子的工控產品在研發過程中,采用了Siemens PLM Software的全線產品,包括Teamcenter、Tecnomatix、NX等,實現了產品設計數字化、產品仿真、制造過程仿真和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西門子成都工廠,產品的基礎數據在PLM系統當中,元器件的數據一旦更新,則會自動映射到ERP系統當中,更新材料的采購價格,并通過MES系統更新制造過程中的原材料信息。有些原材料對應的生產工藝有變化,則也會通過系統之間的無縫集成,自動更新。
西門子成都工廠的柔性混流裝配線
何謂數字化制造?李總旗幟鮮明地指出,數字化制造不等于全自動化。他認為在未來十到二十年,主流的制造方式將是人機結合。數字化制造的價值,并不是完全用自動化設備取代人,而是幫助人。例如,擰緊螺絲這個工作,人的優勢是靈活、柔性強,可以快速定位,而用電動力矩扳手,可以保證達到工藝和材料要求的擰緊力矩。這種方式在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模式中,是很實用的。而如果要實現全自動,則需要頻繁變更數控程序。他強調,自動化替代人是趨勢,但提高效率是核心要素,而不是成本,質量是關鍵。高質量并不意味著一定需要高成本,自動化的管理與決策實際上比自動化制造更能夠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