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8日12時24分,山西電網風電發電出力達到369.8萬千瓦,今年第一次創新高。占當時直調用電負荷的17.9%,全日風電電量達到6926萬千瓦時,占當日山西電網直調用電總電量14.0%。
近年來,風電作為可再生、無污染的清潔能源已受到全社會關注。十二五期間,山西電網積極響應國家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戰略,電源結構不斷優化,風電已發展成為僅次于火電的第二大電源。由于風電的出力多變性及反調峰特性,電網設備運行壓力及調峰壓力進一步增大。國網山西電力在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接納風電等清潔能源。
一是加強電網設備巡視工作。在大風天氣下,監控及現場運維人員加強諸如朔州主變、忻州主變、220千伏神榮雙、110kV虎向線等相關500千伏、220千伏及110千伏設備監控、巡視、檢查、測溫工作,要求做到缺陷在第一時間發現、消除,確保風電大發時電網設備安全可靠運行。
二是提升各風電場低壓穿越能力。根據相關運行規定,積極要求全網各風電場整改其并網投運無功補償裝置本體的過壓、欠壓、過流等相關保護,逐步解決無功補償裝置保護定值與風電機組低電壓穿越相抵觸的情況,使風力發電機組具備一定的低電壓穿越能力,確保電網在異常及事故情況下風力發電機組不脫網運行。
三是提升風電消納水平。依托風功率預測系統,在保證供熱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機組啟停,并積極與華北開展外送交易計劃。同時,積極開展風電與火電調峰互補方面研究,在風電大發時,對參與深度調峰的火電機組給予一定補償,從而提高了火電機組調峰積極性,保證大功率風電全額消納。
2015年,風電裝機容量不斷增加,電網運行壓力將進一步加大。國網山西電力將繼續深入研究風電生產運行特性,不斷加強理論知識學習及安全運行管理,努力將電網精益化管理理念滲透至風電生產管理過程中,使得全網風電安全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同時,為風力發電開辟綠色通道,極大促進了全省風電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