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白云之間,33臺高80米的乳白色大風車錯落有致地聳立在起起伏伏的丘陵間,43米長的三葉扇翼隨風旋轉,十分壯觀。4月13日,記者來到位于棗陽市太平鎮和新市鎮兩鎮之間的迎駕山風電場,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棗陽迎駕山風電場產生的清潔能源,源源不斷輸送出去。
這是由華潤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去年投資5億元建設的風電項目,已于今年1月12日正式運行,是襄陽市首個投產并網發電的風力發電項目。“該項目總裝機容量為4.95萬千瓦,安裝了33臺單機容量為1500千瓦的風電機組。”迎駕山風電場副場長鄒瑞說,截至4月14日,3個月的時間,迎駕山風電場已發電2300多萬度電。
鄒瑞介紹,迎駕山風電場預計年上網發電量為8647.7萬千瓦時,相應單機平均上網電量為262.05萬千瓦時。與以火電發電相比,按標準煤煤耗340g/kwh計,風力發電每年可為國家節約標準煤2.54萬噸,每年可減少煙塵排放量約427噸,減少二氧化硫等大氣污染物排放量2057噸。
棗陽位于桐柏山余脈,是一個風口,年平均風速可達5.9m/s。大風,對于過去的棗陽是一種自然災害。
但是現在,棗陽把這種“風害”變為一種可利用的資源,不僅為當地節能減排作出了巨大貢獻,更為當地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據新市鎮副鎮長張輝介紹,風力發電項目的建設讓迎駕山風電場變成一個旅游景點,吸引了大批攝影愛好者和戶外運動愛好者,進而帶動了當地餐飲和住宿業的發展。
據棗陽市發改局負責人介紹,目前還有總裝機容量為4.98萬千瓦的棗陽白鶴風電場和總裝機容量為2萬千瓦的白鷺風電場項目正在建設當中,總裝機容量為5萬千瓦—10萬千瓦的棗陽平林風電場項目已編制好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預計2015年5月通過省發改委核準。屆時,華潤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將在棗陽投資的風電項目資金達3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