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南北車同時發布公告稱,為確保異議股東現金選擇權和合并順利進行,兩公司A股股票將自5月7日起連續停牌,直到合并換股完成后以“中國中車”股票簡稱復牌。昨日是兩家公司股票最后一次單獨在A股市場上亮相,不過由于市況不佳,南北車的“末日”之旅沒有逃脫下跌的厄運,“乘客”紛紛“下車”,兩車的跌幅均超過7%。
兩車“末日”紛紛下跌
2014年10月底,南北車同時宣布籌劃重大事項停牌。2014年12月30日,二者雙雙發布公告,確認合并同時公布合并預案。根據方案,此次合并采取中國南車換股吸收合并中國北車的方式進行。具體為:中國南車向中國北車全體A股換股股東發行中國南車A股股票、向中國北車全體H股換股股東發行中國南車H股股票,擬發行的A股股票將申請在上交所上市流通,擬發行的H股股票將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流通。而中國北車的A股股票和H股股票相應予以注銷。
該方案一經出臺,立刻引發了市場的追捧。自復牌后至2015年1月末,南北車的累計漲幅超過100%。此后,雖然兩公司股價有過短暫的下跌,但在高鐵出海消息的刺激之下,3月末再度啟動升勢,到4月20日,南北車的累計漲幅逾480%,令市場震驚不已,由此給其冠以“中國神車”的稱號。
不過整個故事顯得虎頭蛇尾——隨著“神車”合并進入倒計時,股價開始疲軟,昨日更是表現堪憂,兩車均是以平開開盤,此后表現還算平穩,不過午后隨著大盤跳水,兩車股價也是急轉直下,截至收盤,中國北車下跌8.04%,收于29.98元;中國南車下跌7.3%,收于29.45元。不過換手率不大,都在3%之內。
復牌繼續上沖概率不大
兩車單獨交出的最后一份成績單也都十分亮眼。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南車實現營業收入234億元,同比增長24.9%;凈利潤9.7億元,同比增長26.9%。中國北車實現營業收入174億元,同比增長18.7%;凈利潤10億元,同比增長15%。
兩家公司在賺取近20億元凈利潤的同時,也獲得了共1億余元的補助。其中,南車為9799萬元,北車為3629萬元,共計約1.34億元。
“兩車合并之后,可以說是利大于弊,重復建設(產能過剩)、惡性競爭以及由此滋生的腐敗現象可得以抑制,未來的業績增長指日可待。不過由于目前估值過高,兩車動態市盈率全都超過了80倍,相比滬深300指數25倍的估值,可以說是高高在上。變身‘神車’之后,利好全部兌現,估計合并復牌之后繼續上漲的概率不大,除非業績發生翻天覆地式的變化。因此昨日有人趁機獲利了解也在情理之中。”廣東煜融投資總經理吳國平(財苑)昨日對信息時報記者表示。
部分機構也獲利了結,選擇提前“下車”。一季報顯示,中國南車方面,原持有公司1.17億股(占比0.85%),位居第三大股東的長城品牌股票型基金減倉至4490.93萬股;全國社?;?03組合從去年末持股9529.47萬股(占比0.69%),減倉至6888.89萬股;原持股5818.75萬股的全國社保基金113組合,以及持股5278.63萬股的全國社?;?14組合均從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消失。中國北車的情況也如出一轍,社保基金理事會轉持三戶、銀華核心價值優選、長城品牌優選也進行了大幅減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