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5-7日,“2015能源國際變革論壇”在蘇州隆重召開,來自全球各個國家的政要、專家學者聚焦能源生產與技術革命、能源體制創新、國際合作等熱點話題建言獻策,為全球向低碳和可再生能源的轉型提供了有力的思路引導和理論探索。
當下,全球各個國家為了滿足未來能源需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正在逐步轉變能源發展方式,調整能源結構,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能源轉型策略業已成為全球共識。目前歐洲國家正在以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為路徑,籌劃制定一些列的能源政策,比如,德國的能源政策加大了對可再生能源的補貼,英國政府持續為核電提供融資,波蘭政府對效率低下的煤礦提供支持。
堅持綠色低碳 加快風電能源開發
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大國,目前的能源結構還是以煤炭為主,而且面臨巨大的能源環境和氣候變化的壓力,所以加快能源的轉型發展也十分迫切。大會上,與會專家認為目前我國的新能源利用率并不高,多種能源之間并沒有實現智能優化,而推進市場化改革也是未來能源改革的重要因素。華北電力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曾鳴表示,未來中國的電力體制改革和市場模式結構規則的設計應該圍繞著如何促進清潔能源,包括光伏,包括風電大規模、快速的,可持續的向前發展,這是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因素。
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劉振亞提出,解決我國能源問題,關鍵是堅持綠色低碳發展方向,加快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開發,加快構建基于特高壓的中國能源互聯網,實現全國能源優化配置,從根本上轉變過度依賴輸煤的能源發展方式和就地平衡的電力發展方式,保障能源安全、清潔、高效、可持續供應,滿足經濟、社會、環境協調發展的需求。目前,加快清潔發展、構建中國能源互聯網的條件已經具備。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干事阿德南•艾敏表示,可再生能源的最大挑戰在于如何處理新能源的處理轉化能力和其他能源的關系,這方面技術國外也取得很高的成就,諸如德國、丹麥已經展現了如何發展新能源的能力,平衡和其他能源的關系,中國也會在這一方面會有進一步的發展。
簽署《蘇州宣言》 推動能源轉型
為進一步推進全球能源變革,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干事阿德南•艾敏提議設立國際能源變革聯盟,并成立“國際可再生能源署(IRENA)-中國能源研究及交流合作中心”,支持國際能源變革聯盟的活動。
閉幕式上,各方就能源變革相關問題達成共識,共同發布《蘇州宣言》。宣言包括八項內容和六條倡議。宣言指出,加快推進全球能源轉型、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應對氣候變化,是全人類共同的使命;是落實聯合國2015年后可持續發展議程的重要行動,是推動世界各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緊迫任務。電力系統轉型是能源變革的重要領域,能源變革需要大力控制并削減化石能源消費,特別是煤炭消費。能源變革需要加強國際合作,應積極利用G20等合作平臺。
宣言號召與會各方積極交流和借鑒能源轉型發展的經驗,支持各國立足各自國情制定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的能源變革戰略,并付諸具體行動。同時號召各國政府發揮在能源變革中的引領作用,開展能源變革綜合示范區建設,并探索能源互聯網發展對能源變革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