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后,河源將有更多的“大風車”迎風轉動,轉出的電可成為當地用電的有效補充。記者昨日從市相關部門獲悉,我市將規劃建設22個風電場,總裝機容量達129.75萬千瓦。“十三五”期間,優先考慮建設規劃場址6個,總裝機容量為29.7萬千瓦。規劃風電場實施后,預計年發電量2347518兆瓦時。
據悉,目前,我市已經建成發電項目一個,即國電電力東源蟬子頂風電場,建設規模為4.95萬千瓦。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已核準在建6個項目,即國電電力龍川山門前風電場、廣東長鴻集團龍川大帽山風電場、華潤龍川新田風電場、廣東粵電和平紫云障風電場、中節能和平黎明風電場、國電電力紫金南嶺風電場,總建設規模為29.7萬千瓦。
據了解,發展風電有利于鼓勵發展可再生能源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有利于調整能源生產消費結構,發展風電符合國家、省的產業政策,對我市完成“十三五”節能減排目標任務具有積極意義。風力發電機組由塔筒和葉片構成,是風力帶動風車葉片旋轉,再通過增速機提升旋轉速度,把風的動能轉變成機械動能,再把機械能轉化為電力動能的一種發電裝置。風力發電不需要燃料,也不會產生輻射或空氣污染,且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我市規劃的風電場全部建成后,利用風能發電,每年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為216.5萬噸、煙塵16.25噸、二氧化硫478.9噸、氮氧化物957.8噸、灰渣18.6萬噸。此外,每年可節約標煤76.3萬噸(火電標準煤耗按325克/千瓦時計),每年節約用水約751.2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