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2015年可再生能源投資規模在2015年創下新高,投資額高達1100億美元。2015年中國水力、風能、核能及太陽能等低碳發電總量增加20%以上。
中國可再生能源產業目前已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十三五”期間還將迎來重大發展機遇。中國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院長鄭聲安日前表示,從產業發展目標來看,“十三五”期間,中國水電要達到3.8億千瓦;太陽能發電要達到1.6億千瓦;風力發電達到2.5億千瓦。此外,在生物質方面,全國大型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規模將達到1500萬千瓦。
交銀國際認為,雖然2015年風電和光伏的新增裝機量都較大,但仍然明顯低于市場普遍預期,由于2015年新能源消納不足問題嚴重,光伏電補貼拖欠嚴重,因此在問題明顯改善之前,2016年新能源產業前景略顯保守。不過,問題改善后預計裝機量將會有大幅增長,以完成國家的長遠目標。
國聯證券認為,近期國家出臺相關政策舉措,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上調至1.9分,可解決補貼資金缺口大的問題;近日,國家能源局起草《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有利于落實優先發電制度,保障全額收購規劃范圍內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上網電量。另外,作為西電東輸通道主力的特高壓也在積極建設中,這對整個新能源電力產業鏈從下游到上游都有積極的傳導作用。因此,建議優先關注風力資源和光照資源較好的發電企業。
智通財經研究中心分析認為,盡管目前港股可再生能源板塊表現相對疲弱,但從長遠看,政策因素、發展指標雙重利好,且產業瓶頸問題正在逐步得到改善,這為行業板塊的逐漸走強帶來動力。在這一板塊,市場估值較低、本身條件較好的港股標的——華能國際(00902.HK)、保利協鑫能源*(03800.HK)、華電福新(00816.HK)等值得長線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