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建設首次列入中國《十三五》規劃,中央決心整治霧霾。無獨有偶,媒體稱光伏十三五規劃征求意見稿已經下發。從政策導向來看,可再生能源望在十三五期間迎來最好發展,而光伏、生物質能、風電三大清潔能源又最受關注。
中海陽企業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全國多數城市陷入“霧霾模式”,通過限行限產的方式只能治標不治本,我們需要通過產業轉型升級,能源清潔優化來解決。如何探索與推廣可再生能源,建立清潔、高效、安全、多元化的現代能源體系已迫在眉睫。
在國家能源局下發《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中提到,到2020年底,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6億千瓦,年發電量達到1700億千瓦,年度總投額約2000億元。其中,光伏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5億千瓦,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顯著擴大。
此外,國家能源局還要求“十三五”期間我國能源發展要瞄準綠色低碳,2016年力爭淘汰落后煤炭落后產能6000萬噸,未來三年內暫停新建煤礦項目審批,同時穩妥推進一批沿海核電項目,力爭風電新增裝機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光伏發電新增裝機達到1500萬千瓦以上。
國家能源規劃提出,到2020年前后,新能源占到能源消費的15%左右;到2050年,使用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占到能源消費總量的45%。要實現這個目標,新能源發電在未來的十年內將爆發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