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近日舉行的2009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發表了一份有關“綠色”能源基礎設施的報告。該報告列舉了8種政府應該扶持的大規模清潔能源行業,包括海上風力發電、陸上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光熱發電、市政太陽能、垃圾發電、生物燃料和地熱。報告說,全球清潔能源投資已從2004年的300億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1550億美元。其中,發展中國家在這一領域的投資迅速增加,2004年時僅為18億美元,2007年即達到260億美元。據該報告預測,從現在起到2030年,全球每年平均至少需要投資5150億美元用于發展“綠色”能源。由于中國傳統能源結構矛盾突出以及巨大的市場需求,中外能源巨頭紛紛重金投向中國清潔能源市場。中國“綠色”產業前景廣闊已是國內外共識。
專家點評
韓文科(中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近年來,世界各國都比較重視對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即使在金融危機爆發后這股熱情也沒有消退。旨在推動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范圍內持續發展的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最近在德國波恩成立,該機構將成為與國際能源機構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并列的國際性能源組織。
這次金融危機的爆發對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來說甚至是一個機遇。由于全球經濟衰退導致能源需求下降,各國政府正利用這個機會調整自己的能源政策,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結構中所占的比例。在中國提出的4萬億經濟刺激計劃中,發展可再生能源就是重點之一。目前在中國的可再生能源市場中,投資主體是中國政府以及國內公司,包括西門子、英國石油等在內的外國公司并不是主流。
中國可再生能源市場潛力巨大,政府對此非常重視。如今,該領域的發展勢頭很好,“十一五”規劃中提出的相關目標目前完成情況良好。風力發電設備以前主要依靠進口,現在很多已經實現國產。此外,中國還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產業基地。按照國家對發展不同可再生能源的重視程度,由高到低大體是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以及地熱等,其中水電已經實現規模化。風力發電方面還需進一步加大規模和產業化建設,尤其要創造風力發電市場,多建風力發電站。要大力推廣使用太陽能,多建光伏發電站。發展和利用生物質能和地熱時均需注意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