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三峽集團開始發行首期綠色公司債券,規模不超過60億元,其中品種一為3年期,發行規模35億元;品種二為10年期,基礎發行規模15億元,可超額配售不超過10億元。
8月26日,三峽集團開始發行首期綠色公司債券,規模不超過60億元,其中品種一為3年期,發行規模35億元;品種二為10年期,基礎發行規模15億元,可超額配售不超過10億元。本期債券發行成功后,預計將成為我國目前發行規模最大的綠色公司債券。
綠色公司債券,是指依照《公司債券管理辦法》及相關規則發行、募集資金用于支持綠色產業的公司債券。根據此前發布的綠色債券支持項目目錄(2015年版),其中包括節能、污染治理、資源節約與循環利用、清潔交通、清潔能源、生態保護和適應氣候變化等大類,并將根據實際情況動態調整。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3月16日,上交所正式啟動綠色公司債試點,此舉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決策、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從而積極引導交易所債券市場支持綠色產業,助力綠色發展。
據了解,三峽集團此前獲批發行總規模不超過人民幣150億元、期限不超過20年(含20年)的公司債券。本期債券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其中5億元用于溪洛渡水電站建設,5億元用于向家壩水電站建設,剩余部分用于烏東德水電站建設。
2014年,溪洛渡和向家壩水電站全部機組實現投產發電。截至2014年12月底,溪洛渡電站累計投資支出807億元,向家壩電站累計投資支出 704 億元。根據三峽集團建設規劃,溪洛渡水電站預計還需投入146億元,2016年計劃投入22.96億元;向家壩水電站預計還需投入98億元,2016年計劃投入23.64億元。
而烏東德水電站自去年底獲國務院核準建設后,已于2015年12月24日正式開工,預計2020年首批機組發電。根據烏東德水電站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按2015年三季度價格水平計算,工程靜態投資777.65億元,總投資976.57億元。截至2014年12月末,烏東德電站累計投資支出161.86億元,2016年計劃投入98.1億元。
三峽集團是國內可控裝機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和全球最大的水電開發企業。公告顯示,2011年至2015年,其裝機規模分別為2520萬千瓦、2930萬千瓦、4240萬千瓦、5020萬千瓦和5950萬千瓦,復合年均增長率高達24%。截至今年3月底,該集團發電裝機容量總計6468.98 萬千瓦,主要有水電裝機容量5641.15萬千瓦,風電447.94萬千瓦,光伏163.69萬千瓦。
隨著裝機規模穩步增加,三峽集團發電量不斷增長。2015年,其國內水電發電量達1924億千瓦時,占全國發電量的17.3%。今年一季度,其水電發電量411億千瓦時,比去年同期增長35.2%。目前,三峽集團國內在建水電裝機容量3030萬千瓦,預計到2020年在全國水電裝機的占比將超過20%。
除水電外,三峽集團正積極布局新能源領域,重點開發海上風電、光伏等業務。截至2015年底,其國內新能源投產裝機已經超過600萬千瓦,業務覆蓋30個省、市、自治區。信息顯示,目前中國最大風機制造企業——金風科技的單一最大股東就是三峽集團,金風科技也是全球最大的直驅永磁風機制造商。此外,三峽集團還與葡電共同在里斯本和上海設立研發中心,負責新能源技術的服務的研究和應用;并在福建成立海上風電研發中心,為引領國內海上風電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與此同時,三峽集團還緊跟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快實施“走出去”步伐,努力打造中國水電“走出去”升級版。目前,三峽集團海外投資和承包業務覆蓋歐洲、美洲、非洲、東南亞45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可控裝機超過1100萬千瓦,落實和跟蹤資源超過5000萬千瓦,其中一半以上都分布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據了解,三峽集團擁有20年債券發行歷史,完成過多項債券資本市場創新,受到業內廣泛關注,目前債券累計發行達3438億元。分析人士認為,三峽集團首次嘗試發行綠色債券既符合清潔能源發展需求,又解決了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豐富融資渠道和靈活度。而三峽集團憑借其水電優質資產,具備成本優勢,在電力市場化競爭中將表現出強大競爭力和盈利能力。
信息顯示,2011年至2015年,三峽集團利潤率分別為78.39%、79.31%、80.75%、77.71%和85.38%,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