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20日報道,日本伊藤忠商事將與存在資本合作關系的中國中信集團(CITIC)攜手,出資德國的海上風力發電場,將以對半出資的形式共計投資數百億日元。日本朝日新聞稱,中日企業聯合投資發電項目比較少見,將在德國吸取發電經驗,將來用于在日本和中國的海上風力業務。
圖為2015年年初,中信、伊藤忠與正大三家開啟了戰略合作
伊藤忠將與中信集團旗下的從事電力業務的子公司中信泰富合作,投資德國北海海域自2015年起投入運行的Butendiek海上風力發電場項目。伊藤忠和中信集團將于2017年2月從歐洲的投資基金取得發電站運營公司的20%以上的股份,以獲取分紅收入。總輸出功率達到約28萬千瓦。
伊藤忠和中信集團投資海上風力發電均屬于首次。世界最大海上風力發電渦輪機企業德國西門子也對該發電站進行了出資。
與陸上相比強風更加穩定的海上風力發電在易于推進建設工程的平淺海域較多的歐洲不斷普及。此外,各國政府的補貼也很優厚。
據歐洲風能協會統計,從已投入運行的海上風力發電項目來看,補貼制度完善的歐洲占大部分。有估算顯示,歐洲海上風力發電的裝機容量到2030年將比2016年6月底最多增加8.5倍,達到9800萬千瓦。
日本也計劃引進海上風力發電項目,而中國政府有可能在東海等地推進開發。伊藤忠和中信集團將通過參與在德國的運營,學習收益管理和維護等方法。
中信泰富在中國運營火力發電站,輸出功率合計達600萬千瓦左右。此外,伊藤忠也為了獲得穩定收益,以美國為中心正在增加發電項目,總輸出功率達到約280萬千瓦。
2015年1月,伊藤忠宣布了向中信集團旗下的核心企業出資20%的計劃,在同年8月前投入了6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54億元)。尋求在服裝、資源和醫院經營等廣泛領域展開合作,將加快落實受中國經濟增長減速等影響進展緩慢的合作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