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能在經過去年的戰略調整后,現已明確將專注于系統集成和控制策略的開發,以及智慧風場的運營管理。棄產業鏈輕裝上陣能否上演王者歸來?
>>>> 戰略調整 銳意進取
3.18諧音“三一發”,3月18日,三一重能選擇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隆重推出了適用于超低風速的905項目系列產品。
新時期,風電發展逐漸向低風速市場傾斜,中東部和南方地區陸上風電發展將成為風電開發的重頭戲,根據《風電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東部和南方地區新增風電裝機容量將占到全國新增并網容量的50%以上。“在這樣的背景下,三一重能在經營戰略上銳意蛻變,并適時推出超低風速產品,意義重大。”三一重能董事長周福貴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風電產業正步入一個新的技術突破期,特別是低風速時代的來臨,給風電產業的增量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想象空間。
在此次發布會上,除了產品發布,周福貴也向外界傳達了三一在風電領域的戰略調整:將專注于系統集成和控制策略的開發,以及智慧風場的運營管理。并通過合作開發、引進全球頂級公司的科研技術,集合全球性價比最優零部件,打造具有絕對競爭優勢的風機。
作為中國最大、全球第五的工程機械制造企業及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工程機械制造商,三一集團在2008年進入新能源裝備領域,彼時的三一認為,風電制造商必須要掌握自己的核心技術,從增速器、發電機、控制系統到葉片等均得由三一自己研發、制造。由此,對比于當時其他制造商,三一從一開始的投資體量和規模便堪稱浩大,投資額超過20億元。
全產業鏈模式有利有弊,在集成和協同研發以及提升產品質量方面擁有突出的優勢,但要打造一個全產業鏈平臺需要花費巨大的成本及人力。在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能設備分會理事長楊校生看來,目前國內外的風電產業鏈已經發展成熟,戰略調整讓三一更聚焦在整機制造環節,可以真正發揮其核心競爭力。
>>>> 905超低風速風機能否上演王者歸來?
憑借低風速的“東風”推出新一代低風速機型,是三一重能積極呼應產業政策、主動順應風電市場發展趨勢的技術變革和重大舉措。“905超低風速產品引進了如Aerodyn、GH、Bachman、西門子等頂級公司的頂級技術,經過長時間的場內試驗以及實地運行,可以肯定的說:這款風機絕對超乎你們的想象!”三一重能副董事長、總工程師代晴華在3月18日的產品發布會上表示。
三一重能研究本院副院長、905項目經理王廣良指出:“905項目系列產品具備‘高、大、長、輕、智’五大技術特點,也就是高塔筒、大功率、長葉片、輕量化和智能化,可配置風輪直徑100m-121m的葉片,可承載功率1.8-2.2MW。”
905項目系列產品推出后,引起了行業高度關注。三一重能近日向外界宣布,目前已相繼與國電投、中電建、華電福新、大唐新能源安徽公司等客戶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在風資源開發、風電場建設、風機設備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一季度已連續中標多個風電項目。905項目系列產品將進一步助力客戶拓展低風速地區風電市場,同時也將為自身快速占領市場提供強力武器。
風電被三一集團視為戰略轉型的最重要板塊之一,2014年底,三一集團高層做出“傾集團之力支持風電事業發展”的重大決策。三一集團董事長梁穩根認為,在能源和能源裝備領域完全有可能再造一個三一重工,而風電板塊則是實現這一宏偉藍圖的領頭雁。
從三一重能的高管安排來看,集團調集高層核心力量,助力風電板塊,也足見三一集團對風電板塊的重視程度,代表了對風電板塊重新部署的決心,讓業內不得不拭目以待三一風電未來的發展,三一縱橫工程機械世界的能力無可置疑,三一風電能否復制在工程機械領域的成績?有業內人士指出,風電行業的特點與工程機械截然不同,比如風電客戶集中度高,民營資本并不如工程機械行業活躍;同時,工程機械短平快的發展模式,與風電長周期投資截然不同,資金回收較慢等。而新的戰略調整則為三一重能日后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周福貴看來,風電是一場比拼技術與整體實力的持久戰,三一重能的目標不會改變,仍將秉持三一數一數二的經營戰略,立志成為世界一流的風電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