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能關注這個題目,多半是你也遭遇過了山地、林地或別的場景吊裝風機的痛苦——那就直接告訴你吧,單葉片吊裝的好處在于,能節省40%的吊裝平臺面積,可使用噸位更小的吊車,還能做到少挖山、少砍樹,甚至不挖不砍,就把風機吊裝完了。
但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單葉片吊裝方案解決了諸多場景條件下,在地面組裝整體風輪時的空間受限問題,在節省林地、果園、田地和山地風場吊裝費用方面的成本收益超出想象。
從風輪吊裝(上左圖)和單葉片吊裝(上右圖)這兩種方案的示意可看出,與風輪吊裝需要更大的安裝平臺相比,單葉片吊裝不需要占用吊裝平臺以外的區域,只需滿足塔筒安裝時主輔吊車的站位和回轉的要求即可。
舉個例子,你就能明白整體風輪吊裝的空間占用是個什么概念了。以遠景121/2.2MW智能風機的風輪組裝為例,在直徑121米的區域內,三支葉片呈120度夾角,且葉片正下方區域2米內以及葉片長度方向均不能有障礙物,否則就不能滿足其要求。
實實在在的案例發生在2017年4月的河南蘭考全鋼高塔筒風場項目現場。在該項目中,所有的機位均位于林地內,因為樹木過于茂密,很顯然,按照傳統的整體風輪吊裝方案,一些樹木會不得不離開根系,或被攔腰砍斷。
但幸運的是,遠景在這個項目中使用了單葉片吊裝方案,大部分的樹木都平安無事。那項目現場的實際場景又是怎樣的呢?
蘭考項目采用120米、140米高度全鋼柔性塔筒121/2.2MW智能風機,現場的實際數據顯示,單葉片吊裝占用面積僅為30米*35米,比傳統的風輪吊裝節省了40%的平臺面積。
不僅如此,單葉片吊裝方案還可以突破作業風速的邊界限制——這一點在現場得到了驗證。
4月21日上午,140米高度塔筒下微風蕩漾,但在140米處,吊車風速儀顯示風速已近15米/秒,而在這樣高的風速下,單葉片吊裝作業仍在正常進行。這意味著,單葉片吊裝方案將葉片吊裝的安全臨界風速從8米/秒提高到了15米/秒,大幅延長了葉片吊裝作業的窗口期。
值得注意的是,從吊裝經濟性的角度看,延長葉片吊裝作業的窗口期,也能更好地優化吊車的使用成本,降低項目安裝費用。具體到蘭考風場項目140米高度塔筒121/2.2MW智能風機的吊裝,采用機艙分體吊裝+單葉片吊裝的方案,800噸位的履帶吊就可以滿足要求了——這直接降低了使用吊車的起點成本。
到此,相信你也看到了單葉片吊裝方案的諸多亮點——它的優勢非常明顯,比如在復雜地形可以減少征地,或者當風場機位不具備風輪安裝條件時照樣可以完成風機吊裝;再比如當風機較少或吊車成本較高時,單葉片吊裝方案的優勢都可以發揮到極致。
懂行人都知道,風機雙饋技術路線在實現單葉片吊裝工藝方面具有先天優勢。遠景在蘭考風場項目中成功地使用了單葉片吊裝方案,這也是迄今國內惟一一家能夠實現此項方案的整機廠商,其背后的技術能力還是蠻厲害的。
遠景蘭考項目吊裝技術負責人強調,單葉片吊裝需要特殊的工裝及安全設計,包括單葉片吊具設計要與葉片參數匹配,以及大扭矩盤車負荷控制、纜風繩系統的精準使用等等。
可以預見的是,對山地林地風場項目乃至分散式風電項目而言,單葉片吊裝方案必然將成為一種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