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上午,第十屆中國(江蘇)國際風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南京開幕。國內外風電領域的開發商、整機商、零部件企業,以及相關部門領導、專家學者、高校科研機構等200多家參會單位、500余位代表共聚一堂,共謀中國風電產業的未來發展。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秘書長施新春主持開幕式,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柳地和江蘇省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處處長唐學文分別致辭。
第十屆國際風電產業發展高峰論壇高峰論壇現場

江蘇省可再生能源行業協會秘書長施新春主持會議

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理事長楊校生發表講話
在為期兩天的議程里,圍繞“海上風電發展”、“風電產業前沿技術”主題專場,與會嘉賓就相關熱點話題進行主旨演講。論壇組織了《打造安全可靠、健康發展的中國海上風電產業》、《不同開發條件下的風電新技術發展》兩場專題對話,細致深入地對相關問題進行探討交流。
大數據為風電產業發展另辟蹊徑
在風電行業,只要一年出現一兩次倒塔事故,就會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北京東潤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3E-3000W聲波雷達系統就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在一個點里,我們可以達到從10米到150米,每10米都有一個層高數據,既彌補測風塔的不足,又能節約成本。另外,在西南自然災害較多的地區,雷達也可以降低風險。針對自然災害引起的測風設備不能正常使用,倒塔等情況,該系統有著方便、精度高、測量數據完整的優點。該系統目前有20套在在浙江、湖南、四川等地使用。” 北京東潤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產品經理冀偉超介紹到。
據了解,北京東潤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能源大數據互聯網公司。其中,“能量魔方”可再生能源資源開發與項目管理系統以資源共享手段,在國內新能源市場蓬勃發展的情況下,成為分布式開發中最大的互聯網平臺。
專業機制與認證助風電產業平穩發展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艾琳博士在主題報告中介紹了新推出的綠證交易機制對風電產業的影響。目前先行試點的是自愿認購交易,以此可以補充財政補貼資金的來源。但是更深層次是要培育綠色電力消費市場,為下一步的強制認購做準備,預計強制認購交易政策會在2018年出臺。未來風電產業發展價值驅動分為兩個部分,從內部來講一定是通過技術進步帶動的成本下降作為內在動力,從外部來講就是需要通過配額制+綠證交易機制提供外在政策保障和資金支持。通過綠證可以提前獲得收益,緩解公司財務壓力,后續的相關激勵措施會陸續推出,會根據企業的綠證來制定營銷策略。
“有TÜV北德集團的認證證書基本上可以走遍全球。” TÜV北德集團大中華區風能事業部總經理朱一夫介紹到。TÜV北德集團是從事咨詢、檢驗和認證的全球領先技術服務公司,業務廣泛,在風能這塊,主要有認證、風場評估、檢查檢測業務,具體來講就是對各類產品的測試和檢驗,并根據復雜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據了解,江蘇是我國沿海風能資源豐富的省份之一,也是風電廠建設的試點城市之一。同時在江蘇可以說是海上風電產業的排頭兵,風電產業鏈實現了全覆蓋,風電裝備制造成為全國的標桿,截止2016年底江蘇省風電裝備骨干企業已經達到200家,在全國排名前五位的風電整機制造商都在江蘇。江蘇省準備在十三五末爭取裝機350萬千瓦,著力打造一個江蘇的海上三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