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風電是未來清潔能源新方向,由于陸地上經濟可開發的風資源越來越少,全球風電場建設已出現從陸地向近海發展的趨勢。與陸地風電相比,海上風電風能資源的能量效益比陸地風電場高20%~40%,還具有不占地、風速高、沙塵少、電量大、運行穩定以及粉塵零排放等優勢,同時能夠減少機組的磨損,延長風力發電機組的使用壽命,適合大規模開發。然而,海上風電技術難度大,投資成本和運營成本高,使大部分電力運營商望而卻步。三峽集團作為國內最大的清潔能源集團,正在積極發展除水電以外的第二發電業務,以實現從“跟跑者”到“引領者”的跨越。
三峽響水海上風電項目位于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灌東鹽場、三圩鹽場外海域,風電場離岸距離約10公里,沿海岸線方向長約13.4公里,涉海面積34.7平方公里,場區水深8-12米,項目總裝機202MW。作為三峽集團首個海上風電項目,響水海上風電項目建成了亞洲首座220千伏海上升壓站,投運了國內首條220千伏三芯海纜, 共安裝37臺西門子4MW風電機組和18臺金風科技3MW風電機組,實現了全球首次整體吊裝,采用了國內最全面的基礎型形式,創造了多項國內外第一,目前風電場運行接近一年,累計發電量超過5億度,為國家海上風電規模化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在福建興化灣海上風電樣機試驗風場,三峽集團組織國內外最先進的5兆瓦及以上大容量、抗臺風型風電機組同臺競技。2015年9月,三峽集團與福建能源集團共同出資設立海峽發電公司,承擔福清興化灣、莆田平海灣、長樂外海、漳州六鰲等海上風電項目開發建設。樣機試驗風場為福清興化灣3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一期工程,投資總額約18億元,是全球首個國際化大功率海上風電試驗場,安裝美國通用電氣、西門子和金風科技等8家國內外名風機廠商的14臺5000千瓦以上大容量風電機組。目前首批海上風電機組已經并網投產。
位于大連莊河的30萬千瓦海上風電項目,是我國北方地區目前最大的海上風電項目。莊河海上風電項目位于遼寧省大連市莊河海域,項目場址南北長8.6公里,東西7.7公里,場址中心距離岸線約22.5公里,涉海面積約47.7平方公里,場區水深15-25米。項目總裝機容量為30萬千瓦,總投資51.4億元,于2016年12月取得核準,首期200MW將采用金風科技的海上風電機組,已于今年四月初開工建設。
大豐海上風電場總裝機容量30萬千瓦,離岸距離45公里,是目前國內核準在建的離岸距離最遠的海上風電場,也是國內首次商業化大規模安裝大容量風電機組的項目。項目計劃采用帶法蘭超大直徑單樁技術,建成國內最大直徑的風電單樁基礎,敷設國內最長的220千伏交流海纜。項目建成投產后,年上網電量約7.97億千瓦時,可滿足50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量。項目所有風電機組將由金風科技提供(相關閱讀:金風科技的海上風電版圖)。
浙江岱山2#海上風電場由三峽新能源開發,總投資59億元,總裝機32萬千瓦。2016年8月,三峽集團旗下的三峽新能源與浙江省舟山市岱山縣簽署《浙江省岱山縣2#海上風電項目投資協議書》,標志著三峽集團正式進軍浙江海上風電領域取得實質性突破,同時也為堅定不移實施海上風電引領戰略,加快推進海上風電布局起到積極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