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歐洲海上風電新增并網裝機容量3148MW,超過了上一年水平的2倍,累計裝機達到15780MW。包括實現部分并網的項目在內,歐洲目前共建造了92 座海上風電場,分布在11個國家,有4149臺海上風電機組并入電網。
2017年統計數據
一、裝機情況
2017 年,歐洲海上風電新增并網容量達到創紀錄的3148MW,超過了上一年水平的2 倍,比2015 年(曾創造上一個年度新增并網規模紀錄)也高出13%。2017 年的建設情況與2015 年類似。
• 17 個項目實現部分和全部并網;
• 13 座公用事業規模的海上風電場完工;
• 4 個項目吊裝了機組,并部分并網;
• 6 座海上風電場已經開工,但尚未吊裝機組;
• 1 個項目完全退役。
在2017 年歐洲海上風電凈增并網容量中, 英國所占份額最大,達到53%,其中包括首座投運的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坐落在英格蘭海域的Hywind 風電場。位居次席的是德國,占比40%,其裝機主要來自Veja Mate 和Wikinger 兩座風電場。比利時所占的比重為5%。芬蘭的第一座海上風電場——PoriTahkuoloto 2 也于2017 年并網發電,它是專為冰凍環境設計的。
是年, 法國的Floatgen 示范項目投運,吊裝了該國迄今為止的首臺海上風電機組,總裝機2MW。丹麥的Vindeby 海上風電場則退役了5MW的機組。全年,歐洲海域共有26 個海上風電項目開展了并網、機組吊裝以及基礎安裝等工作。
2017 年歐洲海上風電凈增裝機中的67% 位于北海,愛爾蘭海占15%。還有13% 的裝機來自波羅的海的Wikinger 和Pori Tahkuoloto 2 海上風電場。
Floatgen 海上風電場的投運以及Rampion 海上風電場的部分并網,為大西洋新增了181MW 的裝機。
二、整機商的年度市場份額
2017 年,雖然實現新增裝機的整機商數量比2016 年增多,但西門子- 歌美颯可再生能源公司和三菱-維斯塔斯海上風電公司依然占據著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分別達到51.3% 和24.7%。
全年,歐洲共有560 臺海上風電機組并入電網,另有11 臺機組退役。其中,44% 的機組由西門子- 歌美颯可再生能源公司制造,三菱- 維斯塔斯海上風電公司的市場份額為29%,兩者合計73%。
三、開發商的年度市場份額
在2017 年的新增并網容量中,排名前五開發企業的份額達到54%。其中,Ørsted 占19%, 其余依次是Iberdrola (11%)、MacquarieCapital(10%)、Northland Power(9%)、Statoil(5%)。
四、基礎制造商的年度市場份額
在2017 年歐洲海域安裝的基礎中,單樁式仍是主流,占87%。
Hywind 風電場安裝了5 個漂浮柱形浮標式(Floating Spar Buoys)基礎, 一個漂浮駁船式(Floating Barge) 基礎在Floatgen 項目中投運。還有40 個導管架式基礎完成安裝,占全年新增基礎數量的9.4%。Pori Tahkuoloto 2 風電場則有9 個重力式基礎交付使用,占比1.2%。
在各個基礎制造商中,EEW 以53% 的市場份額居首,緊隨其后的是Sif( 24.1%)、Steelwind Nordenham(18.8%)、Technip(2.3%)。Statoil通過在Hywind 項目中安裝5 個漂浮柱形浮標式基礎,獲得了1.3% 的年度份額。
Ørsted 的Vindeby 項目于2017年退役,涉及MT Højgaard A/S 制造的11 個重力式基礎。
累計市場情況
截至2017 年年底,歐洲海上風電累計裝機達到15780MW。包括部分并網的項目在內,歐洲目前共建造了92座海上風電場,分布在11 個國家,有4149 臺機組并入電網。
一、各國發展情況
目前,英國是歐洲最大的海上風電裝機國,占全部裝機的43%。位居第二的是德國,占比34%。雖然2017 年沒有新增裝機,但丹麥仍是歐洲第三大海上風電市場。位居第四和第五的則是荷蘭、比利時,分別占7%和6%。
法國吊裝了首臺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為該國新增2MW 裝機。
從并網機組數量角度來看,英國以43% 的份額居首,其他進入排名前五的國家分別是德國(28%)、丹麥(12%)、荷蘭(9%)、比利時(6%)。這五個國家合計占98%。
二、整機商的累計市場份額
累計裝機最多的整機商為西門子-歌美颯可再生能源公司,擁有64% 的市場份額。三菱- 維斯塔斯海上風電公司是第二大整機供應商,占比18%。居于第三和第四的是Senvion(8%)和Adwen(6%)。
就累計并網機組數量而言,西門子- 歌美颯可再生能源公司同樣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 為64%。進入前四的其他三家整機商分別是三菱- 維斯塔斯海上風電、Senvion(5%)、Adwen(5%)。這四家企業共計占比96%。
市場展望
由于英國原定在2016 年年底舉行的第三輪風電拍賣被延期至次年,2019 年,歐洲海上風電并網裝機或將再創紀錄。目前,英國還有400MW 的海上風電項目處于建設中,這部分裝機有望在2018 年實現并網。2018 年,德國的Merkur 和BorkumRiffgrund 風電場將開始并入電網;比利時Rentel 和Norther 風電場的機組也有望投運。到2018 年年底,在近期丹麥和荷蘭舉行的招標中中標的項目會逐步并網。
然而,到2020 年歐洲并網海上風電項目的數量有所減少,因為目前正在實施的“歐盟可再生能源指令”(Renewable Energy Directive)彼時將到期,歐盟成員國基于指令的要求制定了各自的“國家可再生能源行動計劃”(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ction Plans)。即便如此,建設活動依然會較為活躍。
截至2020 年,歐洲海上風電的裝機預計將達25GW。英國仍然處于領頭羊的位置。2018—2020 年,該國有望新增并網裝機3.3GW,緊隨其后的是德國的2.3GW、比利時的1.3GW、荷蘭的1.3GW 和丹麥的1GW。
2021 年和2022 年, 歐洲將分別新增并網裝機3.1GW、3.2GW。2021 年,法國的第一座海上風電場有望并網發電,從而躍居僅次于英國的年度第二大市場。德國、比利時以及荷蘭的項目也會陸續并網。其中,隨著Borselle 3 期、4 期和Hollandse Kust Zuid 1 期、2 期、3 期、4 期項目的投運,荷蘭將在2022年引領市場的發展。
到2022 年歐洲海上風電的發展展望如下:
• 處于施工和等待并網的項目(2.9GW);
• 獲得核準的項目(13.2GW)。
經WindEurope 確認,歐洲目前有11.4GW 的海上風電裝機獲準開工,還有6.7 GW 的項目正在申請許可。
然后,2022 年之后的歐盟海上風電市場發展仍存在不確定性。歐盟成員國目前才剛剛開始制定各自2020 年之后的“國家氣候行動計劃”(National ClimateAction Plans)。雖然很多國家已經做出政治承諾,但如今僅有德國以法規的形式明確了開發規模。該國的《可再生能源法》(EEG)規定,2023—2025 年將每年開發700MW的海上風電項目,到2026—2030 年則提高至840MW。
最近,英國宣布在2019 年春季舉行下一輪差價合約(CfD) 拍賣,并為海上風電等較為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提供超過5.57 億英鎊的資金支持。荷蘭則提出,在2023—2030 年使海上風電年平均新增裝機達到1GW。
在已獲準開工的項目規模方面,英國占比最高,達到50% ;其次為德國(24.4%)、瑞典(8.1%)、荷蘭(5.6%)和愛爾蘭(4.1%)。
然而,愛爾蘭和瑞典短期內不會有項目進入施工階段。
從中期來看,通過分析已獲核準的風電項目可以看出,北海仍是海上風電開發的主要區域,占比80.9%。其次是波羅的海,份額為13.9%。
一旦法國的項目獲得完全核準,大西洋地區有望新增3GW 裝機。
2020 年前,地中海將有新核準的項目(占1.1%),但該地區海上風電不會迎來大規模發展,僅部署了法國的一個漂浮式項目和意大利的一個應用固定式基礎的項目。除了已開工的Walney 擴建項目,愛爾蘭海在中期內不會進行新的海上風電開發。
趨勢:單機容量、水深、離岸距離
一、平均單機容量
十年間, 歐洲海上風電機組的平均單機容量增加了102%。2017年,新吊裝機組的平均單機容量為5.9MW,比上一年擴大23%。同年,全球首個漂浮式海上風電場并網發電,反映了這一技術的飛速進步。
二、風電場平均裝機容量
過去十年, 歐洲在建海上風電項目的平均裝機規模顯著擴大,從2007 年的79.6MW 增加到2017 年的493MW,比2016 年擴大34%。
迄今為止,所有已經做出最終投資決定的項目中,規模最大的是裝機1.2GW 的Hornsea One 風電場, 它將于2018 年開工。
三、水深和離岸距離
2017 年,歐洲在建海上風電場的平均水深為27.5m,比2016 年的29.2m 略微減小。這些項目的平均離岸距離為41km,比上一年的43.5km稍有減少。
與其他采用固定式基礎的項目相比,全球第一個漂浮式海上風電項目——Hywind 風電場的水深增加了一倍。
投融資
一、2017年的融資情況
2017 年,歐洲海上風電新建項目的投資額僅為75 億歐元,同比下降60%,自2012 年以來首次出現下滑。其主要原因為,拍賣機制的引入影響了最終投資決定的做出。
2017 年,歐洲共有6 個海上風電項目做出了最終投資決定,總裝機2.5GW。這些投資集中在兩個國家——英國和德國。其中的56% 裝機位于英國,包括Hornsea 2 項目。
自2010 年以來,英國海上風電行業吸引的投資額占到歐洲全部投資額的47%,達到350 億歐元。德國占37%,總計280 億歐元。
除了新建項目投資,2017 年,再融資交易的規模達到46 億歐元,比上一年增長85%。輸電資產方面沒有新增投資。因此,歐洲海上風電行業的年度總融資規模為121 億歐元。
二、債務融資
無追索權債務仍然是歐洲海上風電融資的重要方式之一。2017 年,為了向新建和已投運項目提供資金,貸方共完成了8 筆交易,涉及無追索權債務金額62億歐元。
是年,用于新資產融資的無追索權債務規模下降到16 億歐元,只有德國的兩個新項目——Borkum West II 2期和Deutsche Bucht 風電場采用了這種模式。
過去的三年,歐洲海上風電市場的再融資規??焖贁U大。2017 年,比利時、德國和英國共完成6 筆再融資交易,以無追索權債務的方式籌集到46 億歐元。
其中包括3 筆項目債券交易,這反映了海上風電項目開發的風險正在下降。3 筆交易共籌集25 億歐元,用于為3 個總裝機為1.3GW 的項目——Borkum Riffgrund 2、Walney Extension、Northwind 進行再融資。
收益的持續提升吸引更加多元化的投資者進入海上風電行業。2017 年,共有20 個活躍的投資方,包括多邊金融機構、出口信貸機構以及商業銀行。伴隨著信心的增強,日本和加拿大銀行都在加大對歐洲海上風電產業的投資。
三、項目并購
2017 年,歐洲海上風電行業的項目并購規模達到2.9GW,與2016 年基本持平,金融投資者在股權結構中的占比進一步提高。包括基礎設施基金、養老基金、資產管理以及多元化金融服務機構等在內的金融服務行業并購的裝機占到全年總交易量的35%,2016 年的這一比例為27%。
這些交易主要發生在預建(Preconstruction)階段,這也是項目融資的關鍵時期。過去的三年里,針對進入施工或者投運項目的交易量明顯增多,這主要是因為金融投資者越來越多介入海上風電產業,他們更傾向于選擇處于施工或者投運的項目作為投資對象。
四、2018年展望
2018 年,包括英國、丹麥和荷蘭的一些項目以及葡萄牙、法國的漂浮式項目在內,做出最終投資決定的項目裝機預計達到3.9GW。融資需求則最高可達90 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