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承易損壞
在風力發電裝置中,由于其設備過于龐大,維修不便等原因,因此其裝置必須具備較長的工作壽命,通常是不能少于20年,而現今的風力發電裝置中出現故障問題最多的就是增速齒輪箱,而軸承就是齒輪箱中最容易出現故障的部件,因此合理地選擇軸承對整個齒輪箱的運轉非常重要,同時還要準確地預測其使用壽命。
軸承壽命主要指的是軸承的疲勞壽命,即軸承的運轉過程中,由于套圈與滾動體的接觸,使其表面經過交變負荷的反復作用后而形成疲勞剝落,若這種疲勞剝落發生在軸承的使用壽命期限以外就是正常的軸承損壞,反之,則不合格。
載荷數據處理不完善
在我國由于各地氣候不一,有些地方的風力發電機所處的環境相當惡劣,導致風力發電機所承受的載荷也異常復雜,然而目前我國對復雜荷載的數據收集也才剛剛起步,同時對于復雜載荷的處理方法也不夠完善,對于瞬間載荷,制動載荷以及極限載荷等的處理也全憑過往的經驗進行估算,另外對于變載荷的處理時,運用的線性積累損傷理論也不夠成熟,最后導致其基礎計算不合理。
設計計算方法不夠成熟
齒輪疲勞強度的計算模型在確定出風電齒輪箱軸承的疲勞壽命之后,就要對齒輪的疲勞強度進行計算,在我國的風力發電機裝置中,對于齒輪承載能力的計算方法也不夠成熟,這主要是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較,比如美國在風力發電機齒輪箱的設計上按AGMA 2101-C95或ISO6336:1996規范來計算,而我國一般都按照GB3480來進行計算,這兩種計算方法雖然各自都有自己的特點,但比較起來還是發達國家的較為成熟,而我國的設計計算方法則要落后許多。
結語
在風力發電機中,風電齒輪箱的載荷非常復雜,而且這一部分又是整個設計制造的關鍵和基礎,因此為了保證風力發電機的持續運行,保證風力發電不中斷,機組不出現故障,對齒輪箱進行結構優化,軸承等部件進行重點設計非常有必要。
作者 王樹祥 高級工程師
南京安維士傳動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