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如東細雨濛濛,碼頭邊的海面看起來頗為平靜。華能江蘇如東八仙角海上風電風機迎來定檢維護,記者隨著現場工作人員登上海船。駛離碼頭的片刻,海浪越來越大,天氣也不再柔和。看著一米多高的海浪,擁有多年的海上風電運維經驗的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海上天氣多變,這樣的情況實屬常見。
一直以來,難以預測的海上天氣、高鹽霧高濕度環境始終是海上風電設備運維面臨的難題。即使如此,華能如東八仙角海上風電場2018年全場可利用率仍高達98.9%,在三類海上風區年滿發電小時數遠超3000小時,其中,由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海裝”)提供的20臺5兆瓦機組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
年滿發小時數高出一籌
站在距離岸邊23公里的風機平臺上,一排排巨大的風機在海上的霧氣里若隱若現。現場運維人員告訴記者,項目自2017年9月8日全部完成調試并網,運行至今從未出過一次緊急事故。
我國海上風電起步較晚,近年來按照從近海至遠海、由淺水至深水的發展趨勢,正逐步形成海上風電的規模化開發。而從運維角度來說,由于項目經驗仍較為有限,全生命周期的海上風電項目經驗較少,加上復雜的海洋環境考驗,海上風電的運維工作始終是制約降本的一大重要因素。
據記者了解,華能如東八仙角海上風電項目總裝機容量為30萬千瓦,其中20臺“海裝造”的5兆瓦機組是我國5兆瓦海上風機的首次大規模應用。作為領域內的“開拓者”,中國海裝也以高效的運維成果交出了令人滿意的成績。
數據顯示,由中國海裝提供的19臺H151-5MW機型和1臺H171-5MW機型,在平均風速7.3m/s的江蘇如東三類海上風電場,平均年滿發電小時數為3235h。H171-5MW機型單位千瓦掃風面積達到了4.59平方米,年滿發電小時數更是高達3957h,比同場其它廠家高出近千小時。針對每一臺機組,中國海裝都制定了差異化的定期運維方案,提高每一次上機維護的實效性,不僅提高機組可利用小時數,更是大幅降低了海上運維成本。
可靠性不斷提升
用于華能如東八仙角海上風電項目中的19臺H151-5MW和1臺H171-5MW,之所以交出“亮眼”成績單,離不開“海裝制造”的高可靠性。
據了解,中國海裝海上風電機組在樣機設計階段,就進行了充分的機組冗余設計。所謂冗余設計,意味著對采取兩套或兩套以上相同、相對獨立配置的設計,以增加系統的可靠性。在此基礎上,中國海裝的海上風電機組形成了一套容錯控制機制,當機組系統的某些部件發生故障時,在適當降低機組部分性能指標的前提下,整個機組能維持其自身運行的安全狀態,并盡可能地滿足一定的性能指標。經過樣機優化階段,在批量生產的過程中,依據測試、運行分析得出的部件可靠性指標對整機的硬件、軟件、性能或功能進行了冗余設計優化,整機的可靠性也得到了保障。
不僅如此,為進一步提高風機可靠性,中國海裝計劃以大數據挖掘分析為手段,搭建及驗證機組可靠性模型,并識別機組及關鍵部件的重要故障模式,采用冗余設計、簡化設計、容錯設計、穩健參數設計等方法優化整機及零部件設計,保障海上機組的高可靠性水平。
有序高效快速響應
在“海裝造”機組本身可靠性得到保障的基礎上,“海裝人”爭分奪秒的快速響應運維工作也尤為重要。“通常從早上六點半開始檢修工作,為了保障業主利益,需要在最快時間內完成檢修,如果需要甚至會在船上過夜。”現場運維人員說。“一旦出現風機檢測異常,我們運維小組就會快速響應,根據當天天氣安全、合理地安排出海時間。”
借助中國海裝的大數據LiGa平臺,具有專業素質的運維人員通過調度中心不斷匯總的實時信息,包括預防性維護指導與運維策略更新,故障信息、故障分析、天氣預報、海事信息、計劃性維護、預防性維護、技改工作等,將通過ERP系統的科學管理及海裝自主研發的調度軟件獲取分配到的工作任務。
快速響應的同時,安全也是現場運維工作重中之重。詳盡的安全手冊、隨時穿戴的救生衣、厚重的安全防護裝置等,都是隨船出海必不可少的一環。據了解,為使海上運維安全風險降到最低,中國海裝定期為運維人員組織應急演練,不斷加強安全教育和監督,組織項目人員學習潮汐、風速、浪高和鹽霧等海洋環境,至今未出現過一起安全事故。
賦予風機智慧
為進一步提高海上風機可靠性、提高海上風電發電量,中國海裝計劃為風機賦予“智慧”。據了解,當前我國海上風電機組已逐步擁有了較為初級的智能水平,例如“感知、記憶、判斷”等能力。然而,我國海上風電運維工作仍受到海上風機運行數據積累不足的限制,一直以來定期維護和故障檢修仍是運維工作的主要部分。
新一代“智能風機”將如何打破“被動式運維”的局面,在變幻莫測的海面上“主動出擊”、解決問題?對中國海裝來說,下一步將為海上風電機組帶來“實現自我管理、有自適應能力并實現互聯互動”的能力。據介紹,中國海裝計劃為海上風機建立全面的感知能力,既能夠知悉自身狀態,也能夠及時感知周圍環境,利用全方位的數據建立健康管理系統。在整機和子系統狀態得到實時評估的情況下,運維人員將能夠通過遠程監控和風機進行互聯互動。對此,中國海裝工作人員表示,面對“競價上網”,有智慧加持的風機將為我國海上風電降本起到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