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9月,海上風電新增并網容量為1060 MW,憑借多年豐富的預測經驗和強大的預測技術,1-10月,國能日新的海上風電功率預測產品并網容量達到300MW。
率先布局 搶占市場
從2016年開始,我國海上風電發展突飛猛進,2017、2018年的新增裝機分別為1.16GW、1.66GW,截止到2019年9月,我國海上風電累計并網裝機約5.5GW。
2019年,國家發改委印發《關于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明確“對2018年底前已核準的海上風電項目,如在2021年底前全部機組完成并網的,執行核準時的上網電價”。海上風電已經迎來搶裝潮。
今年,在搶裝潮來臨之際,國能日新在海上風電領域亮出了一份耀眼的成績單,1-10月,海上風電功率預測并網容量達到300MW,應用表現良好,憑借多年豐富的預測經驗和強大的預測技術,在補貼退坡、質量為上、降本增效的行業發展形勢下,率先贏得了市場占有率,足以說明國能日新的技術實力和行業競爭力。
精準預測 效益最大化
由于海上惡劣的自然環境條件,使得目前我國海上風電開發仍面臨投資成本高、技術復雜和運維成本高三大難題。據統計,海上風電的平均投資成本約為陸上風電的2.8倍,而且在惡劣的自然環境條件下,對風電場的功率預測精度提出更大的挑戰,特別是在異常天氣下,如何既滿足調度做精準的發電計劃,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又為業主減少考核,帶來一定的收益,成為功率預測最大的攻堅所在。
國能日新的功率預測系統能夠根據不同的自然條件進行集合預測,并成功攻破由海上風電場嚴酷環境導致的預測不精準問題。對于海上風電場時常遇到臺風、暴雨等極端惡劣天氣,基于多數據源的異常天氣模型優化技術,建立基于數值天氣預報數據、氣象觀測數據、功率預測數據、氣象資源數據的大數據分析平臺,結合歷史數據分析,對區域出現的極端天氣進行差異化的模型調整,以確保風電場穩定運行和最大化出力。
因此,通過集合預報的離散度,結合設備運行數據進行多元化建模,使處于不同環境條件下的風機功率預測更加精準,有效支撐了海上風電場功率預測的精準度。
對于風電場的業主來說,預測偏差帶來的經營風險不可估量,運用精準的功率預測技術,不僅能夠合理預報,避免額外罰款,還因精準預測實現風電場的高收益;對于電網來說,精準的功率預測,能夠準確指導未來某段時間的發電規劃能力,穩定電網運行,提高新能源消納能力,還可以在市場化交易中增大調峰的靈活性。從某種意義上講,精準的功率預測技術促進了海上風電穩步發展,更成為未來平價時代海上風電收益提升的關鍵要素之一。
客戶至上 價值最大化
作為新能源大數據服務商,國能日新始終把客戶利益放到第一位,用最優質的服務水平服務客戶,實現價值最大化。1-10月,海上風電功率預測并網容量能夠達到300MW,正是國能日新預測技術和服務水平的綜合體現。以技術為根,以服務為本,成就客戶,讓更多人用上高效、低價清潔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