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9日,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電力浙江臨海括蒼山風電場實現連續安全生產超過8100天,刷新全國商業化運營風電場最長安全生產紀錄。
圖為浙江臨海括蒼山風電場全景
自投運以來,括蒼山風電場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安全生產方針,嚴格落實“風險管控年”各項要求,多措并舉夯實安全生產基礎。風電場嚴格審查“兩票三制”,堅決杜絕習慣性違章和誤操作,認真做好各項運行維護工作和設備巡視、檢查等工作,開展好隱患排查工作,及時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扎實開展維護治理,開展金牌機組維護評選,有效樹立定維標桿,開展技術標準修編,提高作業標準化水平,自主完成大修吊裝作業,切實鍛煉提升職工實操能力;通過技術監督、精維護、技改等手段落實設備管控治理措施,確保設備健康穩定與經濟運行。此外,括蒼山風電場積極探索風電機組后生命周期整體解決方案,在國內首次開展風電機組壽命評估,實施有針對的“全面體檢”方案,對主部件運行狀態實施監測,對關鍵部件進行測繪和定制,為老舊機組持續健康運行提供理論支持和解決方案,風機設備完好率保持100%,機組平均可利用率達98%以上。

圖為風電場職工在臺風季來臨前開展檢修作業
在外委單位安全管理方面,括蒼山風電場嚴格執行各項安全管理規定,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仔細查閱外委作業“三措兩案”以及外委人員相關資質等資料,對中、高風險作業以及外委人員的安全教育、入場考試等工作進行實時跟蹤檢查,確保安全可控在控。
括蒼山風電場還自行開展滑環及軸內電纜防水防護國產化升級改造、吊機鐵鏈防擺配重、設計偏航減速箱工器具等,風機故障率有效下降5%,每年增發電量超80萬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