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00883.HK,下稱,中海油)首個海上風力發電項目并網發電。
上述海上風電項目位于江蘇省附近海域,中海油擁有江蘇海上風電項目47%的權益。 風電場中心離岸距離39公里,水深約12米。規劃裝機容量300兆瓦,計劃在海上建設67臺風機,首批風機已實現并網發電,預計2020年底前全部投產,年上網電量達約8.6億千瓦時,與同樣發電量的常規燃煤火電機組相比,可節約標準煤27.9萬噸,減排二氧化碳57.1萬噸。
據了解,中海油的風電場主要分布在廣東沿海、江蘇沿海和山東沿海地區。中海油管理層曾在今年的年中業績說明會上表示,對于風電項目會考慮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保持一定的競爭優勢。此番海上風電項目的投產也被認為是中海油積極推進能源轉型的舉措之一。
除此之外,中海油還在渤海油田推行油田岸電改造項目,與陸地發電設備相比,由于受海上平臺地理位置和空間限制,海上發電機組布置分散,單臺發電機的裝機容量小,發電效率偏低,發電機組的經濟和環境效應均偏低。中海油管理層認為通過岸電改造項目的實施可以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同時大幅度地降低碳排,踐行“綠色發展行動計劃”。
在天然氣業務方面,中海油旗下全資子公司去年收購了中聯煤層氣有限公司100%股份,后者主營業務為非常規天然氣的開采,擁有36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儲量,被視為是中海油未來天然氣儲量的重要增長點之一。
中海油表示,今年中聯煤層氣有限公司的產量目標有了較快增長,全年可實現25億~30億立方米的產量目標。預計2025年,其年產量可實現60億立方米產量以上。
從遠期目標看,未來天然氣在中國海油的油氣總產量占比將從目前的19%升至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