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在京召開新能源云發布會,宣布正式上線運行新能源云。目前,新能源云已接入新能源場站超過200萬座,裝機4.59億千瓦,注冊用戶超過25萬個,入駐企業超過1萬家,帶動就業超過120萬人,在服務社會大眾、促進新能源行業發展等方面逐步發揮重要作用。
新能源云順應能源革命與數字革命相融并進的趨勢,充分考慮了中國能源資源稟賦特點和電網樞紐平臺作用,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新能源全產業鏈、全價值鏈、全生態圈的業務深度融合,聚集全數據要素,提高整體資源配置能力,打造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新能源數字經濟平臺。
據介紹,新能源云設計了“環境承載、資源分布、規劃計劃、廠商用戶、電網服務”等15個子平臺,涵蓋源-網-荷-儲各環節,建立“全環節、全貫通、全覆蓋、全生態、全場景”的新能源開放服務體系。
據悉,新能源云實現“數據一個源,業務一條線,新能源一張圖”,創新形成“地鐵圖”可視化管理模式,將新能源業務線下辦理轉為線上,以“流程驅動”“數字驅動”方式實現新能源管理的數字化轉型,顯著提高了服務效率。
圍繞政府關切、企業關心、大眾關注的需求,新能源云目前重點提供了信息分析和咨詢,全景規劃布局和建站選址,全流程一站式接網,全域消納能力計算和發布等服務。
具體來看,新能源云可提供全國范圍內“3千米×3千米”的風能、太陽能全時域資源數據,以及未來3天電力氣象預報信息,輔助開展不同地區風光資源開發潛力研究,提出開發規模和布局的建議,為政府部門編制新能源規劃提供參考依據,服務新能源發電企業建站選址。
同時,可實現線上新能源消納能力計算和評估,滾動計算分區域、分省新能源消納能力,預測季度、年度及中長期新能源發電量、利用率、新增消納空間等指標。計算結果經能源主管部門授權后對社會公布,支撐政府確定年度建設規模,引導新能源科學開發、合理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