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各國將“碳中和”“碳達峰”加入發展目標后,為以風電為首的新能源產業迎來極大的發展機遇,中國更是提出了“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納入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建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等政策方針,為中國的海上風電發展提供了更有利的契機。
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當下,以“夯實基礎,聚力創新——推動海上風電平穩有序發展”為主題的2022全球海上風電大會于11月10日-12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開。本屆大會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及全球風能理事會主辦,由上海電氣(601727)風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電氣風電”)、明陽智慧能源集團股份公司、《風能》雜志聯合承辦,旨在推動海上風電產業與沿海地區經濟相互促進及可持續發展。
全產業鏈共贏協作,創建海洋命運共同體
當前在面臨多重國家戰略疊加的重大機遇下,風電行業同時面臨著巨大挑戰。2022年市場并網裝機規模回落,造成行業產能過剩,帶來的非理性競爭問題異常突出。國家電價補貼取消,電價直接腰斬,給剛剛大規模發展的海上風電帶來了新的經濟性挑戰。
作為致辭嘉賓之一,電氣風電黨委書記、董事長繆駿呼吁,行業要理性看待海上風電市場,工程建設成本(CAPEX)確實是一個綜合考慮因素,但是海上風電的特點讓我們更需要關注運維成本(OPEX)。另外,業主單位也不要光盯著降低CAPEX,海上風電制氫、海洋牧場、海上旅游、海上農業這些綠色能源的進一步延伸,可以讓項目有更多的收益,也可以更好地推進海上風電的發展。海上風電的發展需要全產業鏈的共同參與,共同發展才能匯聚成河,聚集成海,形成海洋命運共同體。
百廿電氣,助力瓊州打造千億級別風電產業集群
上海電氣集團歷經120年的發展歷程,電氣風電將依托其在能源裝備領域的集成優勢,助力海南打造千億級別的風電產業集群。
目前,電氣風電已聯合申能集團在海南進行布局,在儋州投資建設了洋浦申能電氣風電零碳能源裝備產業項目,推動海上風電產業鏈建設,并積極探索海上風電、洋流發電與海洋漁業、海上農業等多產業相結合的新模式,為“清潔能源島”提供更多可能。
此外,電氣風電也將聯合上海電氣的綜合產業平臺,整合培育新能源相關的其他產業,如:海上觀光旅游,海上水產養殖,海上能源島,海上氫能船舶加氫站等,促進新能源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形成多鏈共生、共生共榮的產業新生態。電氣風電副總裁兼海上事業部總經理吳改表示,自2010年東海大橋海上風電場建成以來,12年中,行業創造了無數個全國第一、乃至世界第一。尤其是在2017年新增裝機量突破100萬千瓦后,中國海上風電產業用5年時間走過了歐洲30年的路,這在風電發展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我們相信中國海上風電在規模化發展的同時,也更應該關注到高質量發展。
會上,電氣風電還針對漂浮式風電、風電機組大型化及海上風電運維等方向作深度技術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