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座談會會議現場
為促進我國風電產業的健康發展,國家能源局昨日在大連召開風電技術裝備座談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指出,要改善能源結構,積極發展風電等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不斷提高清潔能源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就要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努力突破制約風電產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占領新一輪能源產業發展的制高點。市領導夏德仁、肖盛峰、曲曉飛,市長助理姜周出席了昨日的座談會。
張國寶在會上全面介紹了風電產業的發展情況。張國寶認為,發展風能等綠色能源,不僅可減少大氣污染,而且將成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全球金融危機下,能源產業作為實體經濟的基礎產業,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但復蘇的因素也在醞釀,目前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都在努力促進清潔能源和環保產業的發展,通過發展綠色經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維護能源安全,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因此大力發展風能等綠色能源有利于我國調整能源結構,搶抓新一輪發展機遇。去年,我國風電總裝機規模已超過1200萬千瓦,實現了連續3年翻番,并帶動了一批裝備制造企業的轉型。
張國寶同時指出,雖然我國目前的風電產業發展較為健康,取得了可觀的效益,但也面臨著一些制約性因素。目前,風力發電設備制造的國產化率為53%,還不能適應風電產業的發展,變頻器、風電軸承等關鍵設備技術水平有待提高。要解決這些問題,相關企業就不能滿足于購買國外的圖紙和簡單的模仿,而是要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不斷實現再創新,推出新產品。
在昨日的座談會上,市長夏德仁代表市委書記張成寅和市委、市政府對出席會議的來賓表示歡迎。他說,發展清潔能源,發展風力產業,風電裝備是關鍵。近年來,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的關注和支持下,大連已成為國家兆瓦級風電主設備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基本形成了以1.5兆瓦整機系統集成為龍頭,以增速機、電機、軸承、電控裝備、輪轂、主機架等為配套的、較為完善的風電設備制造產業鏈。目前,大連正著手制定風電產業發展規劃,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盡早形成千億元級產業鏈,把大連建成我國最大的風電設備生產基地。
昨日下午,在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肖盛峰,市長助理姜周的陪同下,張國寶先后查看了華銳風電科技有限公司的風電機組項目和瓦軸集團的風電軸承項目。
華銳風電科技有限公司和瓦軸集團通過自主創新,在風電設備國產化上取得了長足進展。目前,華銳公司首批3兆瓦風力發電機組已經正式生產,瓦軸集團生產的風電軸承已經開始為多家世界知名風電企業和國內用戶批量供貨。
又訊(記者李楠)昨日,瓦軸集團在富麗華大酒店召開風力發電裝備國產化軸承技術及配套會議。參會的70戶企業中,有20戶與瓦軸簽訂合作協議,20戶簽訂了研發供貨協議,總金額為15億元。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市領導肖盛峰、曲曉飛,市長助理姜周參加會議。
據了解,瓦軸在風電軸承產業化方面已經具有國內最強的加工能力,形成了中國風電軸承行業全方位配套能力。2008年12月,國家發改委批復瓦軸兆瓦級風電設備零部件國產化擴能技術改造項目,項目總投資近10億元。到今年年底,瓦軸將形成風電變漿偏航軸承、增速機軸承、主軸軸承、電機軸承8000臺份生產規模,形成風電組件2000臺份生產規模。瓦軸將以此為契機,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風電軸承生產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