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電力技術市場協會2023年無故障風電場管理成果名單出爐。電氣風電海陸多項目上榜,涉及項目總裝機容量4167MW,其中海上1845MW,陸上2322MW;涉及項目總裝機臺數1415臺,其中海上435臺,陸上980臺。
基于豐富的海上產品和運維經驗,在10個海上風電項目中,電氣風電上榜項目占比60%,無愧海上龍頭。
相較于2022年,2023年電氣風電總上榜風場項目實現數量翻倍,驗證了電氣風電技術進步及質量改進帶來的可靠性提升。
本次電氣風電上榜項目中,覆蓋了海上,陸上平原、山地、沙戈荒、高原等多種環境。

海-乘風破浪

年平均小時數最優
大唐汕頭新能源有限公司
年平均小時數:3406.45h

年平均可利用率最優
年平均無故障運行天數最優
國家電投濱海南H3項目中電智慧風電場
年平均可利用率:99.82%
年平均無故障運行天數:221天
陸-深耕細作

平原分散式-內蒙古
中核特布分散式風電場
年平均小時數:4344.42h
沙戈荒-甘肅
中核黑崖子風電場
年平均小時數:4018.4h
高原山地-貴州
革利風電場
年平均可利用率:99.99%
高原山地-廣西
馬王風電場二期項目
年平均無故障運行天數:243天

乘風破浪,深耕細作。電氣風電裝機遍布中國沿海各省、陸上多場景,此次海陸多項目上榜,也是電氣風電多措并舉提質增效,精心深耕打造標桿無故障風場的重要成果。
技術進步 驅動可靠性提升
電氣風電通過風電運維與故障管理系統(Fleet-Agent)、高頻全息采集系統(Edge-Agent)、風場故障預測及健康管理系統(Prognostic Agent)、智能診斷系統(Health-Agent)、數字孿生系統(D2X)、風迅平臺等智能化、數字化手段,實現風機運行數據的全息采集、高精故障預警、全方位健康評估及性能分析等功能,為機組風場提供全方位、全過程的可靠性提升方案及技術保障。

質量改進 為客戶創造價值
為促進風電行業持續健康發展,電氣風電始終堅持以客戶和市場為中心。明確“為客戶提供可靠的風力發電機組”的質量方針戰略;貫徹“質量要以客戶為始,以客戶為終”的文化理念;建立了以“零投訴,零故障,零損失”為核心的質量目標。開展全面質量轉型和質量管理提升工作,通過質量對標和“故障清零、長停機清零”等專項行動,持續提升機組性能及可靠性表現。
“標桿風場不僅是目標,更是工作標準。將存量風場打造成標桿風場,新建風場必須是標桿風場”。
電氣風電深耕細作,專注提升機組可靠性,提升運維質量, 標桿風場的深入和持續建設,傳遞了電氣風電的質量價值觀和品牌意識:做有品質的產品、打造產品品牌;做有品質的企業、打造企業品牌。
后續電氣風電也將持續打造標桿風場,為新建風場后續運維工作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用更優質的服務助力客戶發電收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