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這座被母愛光輝與文明底蘊溫柔環抱的城市,以其獨有的魅力煥發出勃勃生機與無限溫暖。在這片綿延199.27km海岸線的蔚藍海濱,海風輕拂,攜著綠色能源的脈動,龍源振華,在海上風電的廣闊舞臺上,以嶄新的姿態奔跑,追逐著科技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速度。

2024年9月5日早上6時18分,隨著最后一個B40機位的基礎沉樁順利結束,標志著由龍源振華負責建設的山東海衛半島海上風電項目基礎施工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至此,53根單樁基礎,如同定海神針般矗立于波濤之間,共同見證了這一里程碑式的勝利。

本項目位于山東省威海市乳山市南側海域,項目海上場址離岸距離約26km,水深約 28.5m~30.5m。基礎樁頂法蘭外徑7.5m,泥面以下鋼管樁直徑8.3m~9.2m,設計樁長85m~96m,鋼管樁平均重量約1353.3t。
項目建設期間,項目團隊面臨復雜的海域地質條件、眾多的軟弱夾層、相鄰機位地勘變化大、涌浪大等困難和挑戰,風場溜樁風險率達到75%。為了應對這些問題,團隊采取了前瞻性精細化篩選措施,提前進行了周密的機位劃分。基于“龍叁”特性,從插樁可行性和施工可打性兩維度,方案多輪次專題論證,桌面模擬推演優化流程,同時制定了適合本項目的沉樁前的穩樁措施和錘擊能量控制標準,來進行控風險,提效率。

項目團隊深知,唯有充分確保管樁的連續供應,方有斬獲成果的一天。自項目開始施工以來,團隊成員積極與業主和總包單位溝通協調,確保管樁發貨的及時性、準確性和連續性。同時,團隊科學地、合理地、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一機一方案”,并且將這些方案的細節層層交底到船組、隊組和班組,確保信息的暢通無阻,從而有效地解開最后一公里的疑惑。
此外,在公司領導的高度重視下,加強了項目團隊建設,并且在關鍵期,依托公司建設指揮部,由公司領導親自帶隊,工程、市場、船機、研究院等職能部門的負責人以及專業技術人員積極參與到前線指揮工作中,既充實了團隊,又為項目提供有力支持。
在8月份,項目團隊開足馬力,施工速度取得了質的提升。回看連續作業下,兩天一根,三天兩根,四天三根,一直不停歇,22天作業窗口期內完成了13根基礎沉樁和一臺基礎復打工作,創造了龍源振華“新速度”,給項目順利履約打下堅實的基礎。單樁基礎樁法蘭水平度質量控制從1.46‰、0.93‰、0.5‰、0.4‰,一直在精控,龍源振華承建的基礎沉樁平均法蘭水平度控制在1.01‰以內,遠超設計要求的3‰,獲得了項目業主、監理以及總承包單位的高度評價。
項目團隊將堅持不懈地遵循嚴格標準,精細執行每一施工環節,確保后續工作的高質量完成,向建設方交付一份令人滿意的成果,并為提升公司品牌和信譽做出貢獻,共同開啟新屬地項目建設的新速度、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