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大連太平灣合作創新區風電產業園,新項目不斷開工、在建項目陸續投產,迅速形成了風電主機、塔筒管樁、風電葉輪、海底電纜“四大件”布局,風電產業邁入全鏈條、集群式發展階段。
太平灣風電鋼結構制造基地內,全長97米、重達1500噸的超大型風電樁基礎及塔筒剛剛制造完成,即將發運大連莊河海上風電場。這是我省目前能夠生產的體量最大的風電鋼結構件,也標志著太平灣風電鋼結構制造基地實現了超大型海工裝備制造能力。

中水四局(大連)能源裝備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彥虎
今年4月份是正式生產,目前已經完成莊河5(項目)海上風電塔筒,以及基礎管樁1萬多噸,到今年年底這個項目要完成3萬多噸,總的生產規模達到年產10萬噸。
與鋼結構基地隔路相望的運達股份太平灣主機基地生產車間里,風力發電主機機艙罩有序排列,工人正在進行主機的精密組裝,生產完成的發電主機即將運往鞍山岫巖。今年5月份投產以來,主機基地已經生產完成38臺風力發電主機,年底前預計還有200多臺的組裝任務。

運達北方(遼寧)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產經理 王政
生產計劃排產到2024年末,生產任務是飽滿的,值得一提的是9兆瓦機型在我們基地已經排產,當地設備配套率達到了50%以上。
太平灣風電產業園規劃總面積3000畝,重點圍繞海上風電產業,推動“產學研檢融創”協同發展,打造集研發、零部件及整機生產制造、產品認證、總裝、運維為一體的風電產業體系。隨著近期海底特高壓電纜和風電新型材料制造基地兩項合資協議的簽署,太平灣風電產業已經形成了風電主機、塔筒管樁、風電葉輪、海底電纜“四大件”布局,正式邁入“全鏈條”“集群式”發展新階段。“四大件”全部投產后,預計將實現年產值近50億元。

大連太平灣能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園區管理部副總經理 馬晉
我們打造的綠色能源生產綠色裝備,綠色裝備來服務綠色的新興產業,打造這樣一個全產業鏈的模式。未來,我們將充分發揮,風電產業園區的建鏈、補鏈、強鏈優勢,借助太平灣港口的優勢,面向雙海戰略包括海上風電、海外市場。我們走出去,實現遼寧造、全球銷這樣一個全新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