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電發展的璀璨之路
如今,正值全球新一輪能源革命的關鍵階段,風能作為清潔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其可再生、可預測的獨特優勢和潛力,已然成為這場能源轉型浪潮的中堅力量。

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發布的《全球風能報告2024》顯示,2023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容量117GW1。其中,中國貢獻77GW,占比高達65%2,中國風電裝機規模已連續13年穩居全球第一3。
近日,國家能源局也發布最新數據:截至2024年3月底,中國風電累計并網容量達到4.57億千瓦,同比增長22%,其中陸上風電4.19億千瓦,海上風電3803萬千瓦?。
這些數據背后彰顯著中國風電取得的璀璨成就。歷經三四十余載的不懈探索與蓬勃發展,中國風電真正做到了從“一窮二白”到“傲視全球”的華麗蛻變。
與風電市場規模迅速擴大伴隨而來的,是風電設備制造技術的進一步提升。近年來,大兆瓦機型不斷推陳出新,智能化水平迅速提升,配套產業持續升級,設備零部件基本實現國產化,中國已初步構建成具有競爭力的完整產業鏈。
這些歷史性成就,源自于數十萬風電從業者幾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和不斷創新。他們是風電事業的拓荒者,更是“風的守護者”,以熱愛和信念守護著中國風電的蓬勃發展,以堅韌和執著書寫著風電產業的壯麗篇章。
技術創新與政策支持雙重驅動
展望未來,全球風電市場發展潛力巨大,預計將保持長期穩定的增長態勢,特別是在陸上風電趨近飽和的情況下,海上風電受益于技術進步和政策支持的雙重驅動,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據全球風能理事會預測,預計到2027年,全球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將達到35.5GW,是2022年的四倍以上?。

中國作為風電大國,也發布了《“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政策指導,提出要“優化近海海上風電布局,開展深遠海海上風電規劃,推動近海規模化開發和深遠海示范化開發”,目前已成為海上風電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的國家?。在此過程中,中國風電整機企業做出了卓越貢獻,為全球海上風電發展樹立了全新標桿。以金風科技為例,得益于浮動式風電技術的革新性突破,其研發的大型海上風電機組,已經能夠在深海區域實現穩定的電力輸出。
誠然,技術的不斷革新賦予了風電行業無限的發展潛力,而政府政策的及時發布與市場機制的逐步完善,才能確保風電行業的穩步持續發展。
隨著產業加快升級和設備更新換代,風機設備將面臨批量退役問題。對此,國家發改委等權威部門發布《關于促進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集中式風電場、光伏發電站退役設備處理責任機制基本建立,退役風電、光伏設備循環利用相關標準規范進一步完善,資源循環利用關鍵技術取得突破”。這對廣大風電設備商、風場業主而言不可謂不是一項重大變革。
與此同時,國內風電產業鏈仍存在一些亟待補齊的短板:比如,相關從業人員缺少準入標準及資質證書;產業鏈上游的關鍵設備與技術仍依賴進口,增加了成本并限制了產能。而在關鍵的后市場環節,目前我國風電后市場的發展水平仍良莠不齊,以風機潤滑行業舉例,市場整體存在質量不穩定、服務水平不高的問題。這些問題直接影響到風機的平穩運行和發電效率,甚至可能導致設備故障和安全事故。為了幫助風電企業進一步實現降本增效,業界需齊心協力共同建立行業標準,樹立行業標桿,以提升風電產業鏈的整體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水平。
高運維成本與發電不穩
風電行業如何應對持續挑戰
隨著風電裝機量的快速攀升,加上設備升級和技術改造的需求,以及大批量老舊風機的翻新,風電設備的運維問題日益凸顯,催生出了龐大的風電運維市場需求。預計到2025年全球風電運維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
目前,由于風電場分布廣泛以及風電設備結構高度復雜等原因,風電運維正面臨著人力成本高、技術難度大、安全隱患多以及后市場服務的參差不齊等諸多問題。特別是隨著新設備和新工藝等風電技術的更新迭代,風電設備的運維成本在整體發電成本中的占比逐漸增加,尤其是海上風電,運維成本已經占到了整體發電成本的20%-30%,是陸上風電運維成本的2~3倍?。
此外,天氣條件這個不可控因素也對風電發電效率產生了一定影響。為了突破這一瓶頸,風電行業與氣象部門正緊密合作,共同探索更為穩定和高效的技術方案。據中國氣象局風能太陽能資源評估中心透露,他們正在加強風電場的氣象監測和預報能力,以期提高風電發電的穩定性和可預測性。進一步將“看天吃飯”的歷史局面轉變為“追風逐日”的新目標?。
面對這些挑戰,“風的守護者”們始終以飽滿的熱情積極應對,多年來致力于技術創新和產品研發,以提升風電機組的性能,優化風電運維管理,從而守護風電機組的安全高效運轉,守護中國風電行業高效、環保、可持續發展。其中,埃克森美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埃克森美孚中國”)作為“風的守護者”的提出者和倡導者之一,憑借其全球化視野及專業化優勢,為風電行業量身打造了一系列高性能的潤滑產品、服務和解決方案,為風電行業的穩健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同時為提升風電后市場服務標準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對此,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風能裝備分會秘書長祁和生曾在北京國際風能大會(CWP)中表示: “美孚作為業內首批推出風電服務的潤滑油供應商之一,深刻理解行業需求,是行業最早、業內首創換油車、換油船的企業,以不斷創新的后市場解決方案幫助減輕了齒輪箱換油的勞動力成本,提高效率,引領行業進步。這也讓我們看到了風電后市場的更大潛力。面對降本壓力,我們鼓勵行業不斷創新,參與市場競爭。從長遠看,這是好的驅動。”
風的守護者
助力行業穩健發展
就產品而言,針對風電設備在嚴苛條件下運行的挑戰,美孚提供包含美孚 SHC? 320 WT和美孚 SHC? 潤滑脂461WT在內的一系列高品質、高性能潤滑油品。即使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下,也能幫助保護風電設備關鍵部件、確保其高效和穩定運行。就服務而言,埃克森美孚中國于去年推出了美孚?風機主軸承潤滑管理服務。該服務結合了清洗維護方案和定期維護方案,旨在通過標準化的服務流程和專業定制的清洗設備,對風機主軸承進行精心維護,以幫助確保風機的持久和穩定運行。
此外,面對當下不斷重塑的競爭生態,風電產業也必須加速向信息化、數智化方向蛻變升級,才能下好高質量發展先手棋。對此,埃克森美孚中國創新打造了以預測性維護為核心的美孚?智能監測解決方案。在此前與內蒙古智慧運維新能源有限公司的項目合作中,該服務獲得了業內廣泛認可和高度評價,通過美孚專業團隊對數據模型和算法的應用和未來數字化發展水平的提升,風機預測性維護效率和精準度將進一步得到提高,風電運維市場的蓬勃發展也將得到充分的保障。
作為“風的守護者”的倡導者,埃克森美孚中國也將持續在創新研發、產品質量和技術服務方面精益求精,以身作則,以助力中國風電事業發展為己任,充分探索行業的更多可能。

放眼未來,中國風電產業在智能化技術的驅動下,將迎來更加廣闊的春天。面對未來的挑戰和機遇,政府、企業、科研機構等各方需要堅定地攜手共進、不斷深化合作,才能共同促進風電行業長足發展,在全球能源革命的大浪潮中加速領跑。
參考文本
[1] 《全球風能報告2024》——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
[2] 再度登頂!金風科技2023年新增裝機容量蟬聯全球第一 ——中國能源報
[3] 中國光伏風電產業何以領跑全球——中國高質量發展透視之三 ——中國政府網
[4] 國家能源局發布1-3月份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國家能源局
[5] 全球風能理事會(GWEC)
[6] 《全球海上風電產業鏈發展報告》—— 汕頭國際風電技術創新大會
[7] 風電行業研究報告:千億運維市場,數據開啟未來——國際風力發電網
[8] 海上風電場維護管理技術研究現狀與展望 ——全球能源互聯網
[9] 氣象能源跨界牽手 風光發電更“靠譜”——中國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