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2月份的報表還沒有送到五大發電公司老總的手上,但1月份虧損的消息已讓電力行業再次蒙上愁云。
大唐集團總經理翟若愚昨天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表示:“1月份五大電力集團全部虧損,2月份報表正在做,我估計現在還是虧損。”這和中電投集團總經理陸啟洲的說法基本一致,陸啟洲在接受本報采訪時也表示:“今年集團估計虧損。”
目前電力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平均在60%~70%,截至目前五大集團中已有三家超過了80%,而且在國資委列出的負債率較高的央企中,電力企業包攬了前幾名。
煤電應是“好朋友”
“我們現在電價對應的煤價還是過高。我覺得最終解決煤電矛盾要從體制、機制上來解決,但短期內煤電協商也是一條路。”翟若愚同時表示,煤電之間不存在什么矛盾,礦廠和電廠廠長們都是好朋友,煤電之間是一個供求關系的問題。
“目前的煤電不在一個平等的地位上,重點合同煤的運力是跟著煤炭走,如果運力跟著發電走,那么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定了多少煤,然后給這些煤配多少運力。”翟若愚表示,“中國的運力如果不緊張,煤炭價格早就下來了。”
去年以來,由于電煤價格大漲大跌,煤電矛盾愈演愈烈。國家能源局統計顯示,2008年電力行業陷入全行業虧損,五大發電集團全年虧損約400億元,火電企業全行業虧損約700億元。
去年底,華能、大唐、華電、國電和中國電力投資集團五大電力集團,由于前10個月巨虧近270億元,因此堅持煤價再降50元/噸,以避免2009年虧損進一步擴大;而由于成本增加,增值稅從13%上調到17%,再加上資源稅改革的傳聞,煤炭企業心有余悸,并且將合同煤的報價在去年的基礎上上調80元/噸,雙方的合同談判至此陷入僵局。
之后,合同煤談判僵持不下,發電企業開始走上了海外找煤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