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秦王朝來說,劉邦與項羽經營的事業可謂“民營企業”。而這兩個秦末“民營企業”的不同結局不能不令我們深思。
漢高祖劉邦有一句經典名言:“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與其相反的是項羽,當初憑著個人英雄主義,勢力一度膨脹——客觀地說,個人英雄主義在創業初期確實取得很大的作用。但關鍵是勢力壯大、地盤擴大后,面對紛繁復雜的戰爭形勢,他應該及時培養人才,授之予權,通過管理團隊而不是個人的驍勇來奪取勝利。劉邦的高明正是在于:授權、并且很好地掌控。
相對于秦王朝來說,劉邦與項羽經營的事業可謂“民營企業”。而這兩個秦末“民營企業”的不同結局不能不令我們深思。
其實,說到授權,大部分人都知道它的重要性。現在許許多多的領導者在企業壯大后也嘗試著授權,可事實上授權問題至今仍然阻礙著中國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發展。筆者當初在海爾公司任職時,基本上不存在授權問題,因為該公司每一個職位的權限范圍規定的很清楚。比如你是產品經理,你手上有多少資源,你的費用審批額度、你掌握的客戶返利額度等一清二楚,你只要按計劃實施,沒有人會橫插一手。后來筆者先后服務過幾家民營企業,深感授權問題在民營企業是個很大的問題:強勢的企業領導往往能創造優秀的業績,可是往往正是因為其強勢,就很難放心地讓手下人獨當一面,于是企業里太多的是沒有思路的“二傳手”,而“二傳手”的沒思路又使得企業領導常常瑣事纏身,到處“救火”,沒有時間思考戰略性、方向性的問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瓶頸就逐漸暴露出來。而授權之所以困擾很多民企,這中間往往隱藏著六大悖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