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六西格瑪
在過去幾年中,許多公司的六西格瑪進程已逐漸演變為“精益六西格瑪”。
雖然這兩種方法的融合帶來了許多好處,但同時也引起了人們關于二者背景和融合相應事件的許多議論。
以下便是圍繞二者融合產生的一些誤解。
評論1:精益六西格瑪是六西格瑪的簡化版本。
很多人也許會嘲笑說出這句話的人,但事實上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并不在少數(甚至包括一些負責運營卓越經營的人員)。
精益六西格瑪是集成了兩種非常重要又相互補充的改進技術的綜合方法論,同時關注消除浪費和降低變異。精益六西格瑪是精益生產與六西格瑪管理的結合,其本質是消除浪費,其管理的目的是通過整合精益生產與六西格瑪管理,吸收兩種生產模式的優點,彌補單個生產模式的不足,達到更佳的管理效果。
因此精益六西格瑪不是精益生產和六西格瑪的簡單相加或者簡單演化,而是二者的互相補充,有機結合。
評論2:六西格瑪代表著改進提升中較為強硬的一面,而精益六西格瑪則代表著較為緩和的一面。
很多人都認為六西格瑪從某個角度上就意味著實行嚴格的核心統計數據分析。相比精益生產而言,六西格瑪法應用了大量的統計技法,通過對指標進行量化和分析,來驗證你所作出的判斷,從而避免解決問題時的憑經驗,憑直覺,或者想當然。
六西格瑪項目主要解決與變異有關的復雜問題,例如控制一個過程的產品一次通過率,而精益六西格瑪項目解決的問題不僅包括傳統六西格瑪所要解決的問題,而且要解決那些與變異、效率等都有關的“綜合性”復雜問題,例如不但要控制一個過程的產品一次通過率,還要優化整個生產流程,簡化某些動作,縮短生產提前期,而且簡化這些動作和過程變異的控制有直接聯系。
六西格瑪優化的對象經常是局部的,缺乏系統整體的優化能力,所以它需要將自身需要解決的問題與整個系統聯系起來,然后優化流程。而精益生產理論的優點之一就是對系統流程的管理,它可以為六西格瑪的項目管理提供框架。系統中經常存在不能提高價值的過程或活動,無論員工如何努力,他們都無法超越系統流程的設計能力范圍,流程重新設計的目標就是盡量消除此類活動或過程,精益生產對此有一套完整有效的方法和工具。
精益生產依靠專家人才的特有知識,采用直接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對于簡單問題,其解決問題的速度更快,但它缺乏知識的規范性,對于復雜的問題,它缺乏效率,無法保證其處于統計受控狀態。而六西格瑪管理更好地集成了各種工具,采用定量的方法分析、解決問題,有規范的DMAIC流程,為復雜問題提供了操作性很強的解決方法和工具。
精益生產和六西格瑪管理都與TOM有密切的聯系,它們的實施都與PDCA的模式大同小異,都是基于流程的管理,都以顧客價值為基本出發點,這為兩種生產模式整合提供了基礎。
精益的本質是消除浪費,六西格瑪的本質是控制變異,而變異是引起浪費的一種原因,所以兩種模式關注的對象不是對立的,而是具有互補性。
評論3:六西格瑪是較大規模的改進,而精益六西格瑪則是逐步改進。
對于企業基礎管理水平的要求不同。精益講求的是循序漸進,在真正實現以需求拉動武的準時化生產前,對企業的5s目視化與設備自主保全體系以及員工的多技能等方面都有較高的要求,否則拉動不能實現,或者短期局部的拉動也因為設備、人員,品質的變動而不能夠有效維持;六西格瑪明確了企業存在的目的是賺取利潤,對于處于不同水準的企業通過界定自身的問題而開展持續的DMA[c循環活動,因此它適合于各行各業不同水準的企業。
精益生產的提出基于日本的豐田生產方式。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產要素,只是在適當的時間生產必要數量的市場急需產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產品):益,即所有經營活動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經濟性。其指導思想是。通過生產過程整體優化,改進技術,理順物流,杜絕超量生產,消除無效勞動與浪費,有效利用資源,降低成本,改善質量,達到用最少的投入實現最大產出的目的。
對流程績效指標的影響來講,如果我們追求的是質量的提升,很明顯我們應該選擇六西格瑪作為我們的武器,反之,如果我們希望提高流程的速度,那么精益就是我們最好的選擇。這是因為一般六西格瑪相關的方法和工具都不注重時間問題,他們通常只關心如何來確認并消除缺陷。由六西格瑪流程改進帶來的任何時間上的節省,常常只是減少缺陷的一個副產品,是由于解決了一般性的問題而節省的。
從行業或企業的特點來說,如果你面臨的情形是顧客需求變化大,多品種少批量的生產,這是可以直接采用精益解決問題的場合,那么你應該毫不猶豫的選擇精益。對于離散型的制造業,由于工序問的大批量在制品的流轉而造成在工在庫浪費,制造周期的延長,實施單件流的精益生產后可以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而六西格瑪不僅可以應用于解決生產領域的問題,同時它也尋求解決非生產領域的問題,對于品種少,大規模訂制的流程型制造業,采用六西格瑪可以清晰地界定企業現存的問題從品質,成本和顧客滿意度等多方面改善企業的經營狀況。
評論4:精益只適用于生產制造或者重復交替性的工作環境。
精益六西格瑪絕不僅僅是質量改進活動,而是企業整體的業務改進模式,企業在選擇精益六西格瑪項目時,要根據公司的戰略,選擇對企業的戰略和關鍵績效指標最大的問題,并針對這樣的問題界定精益六西格瑪項目。
因此,精益六西瑪項目涵蓋了企業經營管理的方方面面,如產品質量或是過程質量的改進,產品/過程設計與開發、顧客滿意度提升運轉周期的縮短,庫存的降低,成本的降低,內部員工滿意度的提升、合同級競標、市場的推廣財務流程改進等。
精益立足于拉動式的準時化生產,消除的是在企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在工在庫的浪費,精益思想追求的是用最佳的資源配置來最快的滿足顧客的要求。六西格瑪是一種得到科學優化的解決問題的思想流程,在沒有界定問題的核心之前,避免盲目行動,如同現代管理中的戴明循環一樣,六西格瑪所倡導的DMAIC成為企業解決核心問題的思想武器,企業應用六西格瑪既可以解決直接生產部門的問題,也可以解決研發,銷售以及采購等間接生產部門的問題,精益生產是企業運用六西格瑪消除企業生產中浪費的一件利器。
總結
我們可以發現二者的共同點廣泛地存在于目的和成功要素等諸多方面,因此在互相融合方面存在重要的成功基礎,在流程改進的過程中綜合利用兩種方法,才能大幅提高顧客滿意度、降低成本、提高質量。加快流程速度和改善資本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