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勢品牌植入年度大劇《白鹿原》的兩面針希望落空。定檔4月16日在江蘇、安徽兩大衛視開播的《白鹿原》,在開播一天時被叫停。值得關注的是,在電視劇的品牌植入上,出現了兩面針的名字。作為《白鹿原》的合作品牌,兩面針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合作,讓觀眾對兩面針的匠人精神有更深的認識,這才是品牌此次與《白鹿原》合作的初衷。盡管在廣告投入上有所增加,但兩面針近年的業績表現依然處在持續低迷的狀態。
根據最新的2016年年報數據顯示,兩面針的營業收入為16億元,同比增長15%;凈利潤為2690萬元,同比增長116%。從數據來看,兩面針一改前兩年的虧損局面,業績似乎還不錯。但如果仔細研讀就會發現,兩面針能夠在去年扭虧為盈,靠的并非主業經營,而是靠賣股票。如果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兩面針的凈利潤虧損為1億元。
對此,兩面針在年報中表示,兩面針所處產業領域均不同程度存在生產能力過剩狀況,特別是在競爭性產業領域中,生產能力過剩的狀況更為突出。日化產業、造紙產業、甜味劑行業和醫藥產業中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過度競爭和產能過剩的狀況,對于兩面針發展規劃目標的實現形成一定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一直被外界詬病“產品創新性不足”,但去年的財報顯示,兩面針在研發投入上的力度并不大。數據顯示,兩面針去年的研發投入合計25393164元,研發投入總額占營業收入比例僅為1.63%。
2013年,兩面針曾高調宣布以售價59.9元/支的牙膏回歸主業。在隨后的兩年,通過定增籌集資金用于中高端牙膏的研發、簽約明星代言人、增加銷售渠道等方式力圖重振聲威,但至今效果并不明顯。相關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前五大牙膏品牌:高露潔、佳潔士、黑人、云南白藥、中華已占據中國牙膏市場75%左右的份額,兩面針市場份額僅為1%。
自2006年以來,兩面針扣非后凈利潤一直為負。公司多次以賣出中信證券股票實現盈利。不過現在,兩面針也開始出現財務狀況緊張的局面。
在發布去年財報的同時,兩面針同時指出,公司因新產品開發及研發中心升級改造、營銷網絡體系建設及品牌傳播、8萬噸生活用紙項目等會面臨較大的資金需求。“對于這些項目的投資回報在短期內效果并不明顯,公司債務及利息的償還較為緊迫”。財務緊張的狀態可見一斑。
去年,兩面針甚至出現了“借債補血”的情況,對外借款3億元用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據兩面針發布的公告顯示,為補充流動資金,公司擬向柳州東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借款3億元,借款期限12個月,借款年利率7.3%。兩面針以所持北部灣銀行1.54億股股權為借款進行質押擔保。對于此次對外借款,兩面針認為在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后,有利于公司開展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符合公司的整體利益。
業內認為,兩面針主要以中草藥牙膏起家,由于主營產品毛利率較低,導致公司業績表現不佳。在此背景下,仍舊增加財務杠桿,雖然解決了燃眉之急,但是新增的財務費用可能會使得公司業績再次承壓。